在王小波的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的描述,他说一个人的怀念与回忆,就好象是一动不动的躺在水底,看着水面上的树叶和一些东西漂过去,就这么漂过去。这个比喻其实不够伤感,因为这还只是面对了怀念的表层。要命的是你不仅有怀念,这怀念还栩栩如生,如同身临其境。
本来卯足了劲准备损一损王家卫,因为太多人把他捧的太高,想唱唱反调;结果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就象被一把香扇轻轻的扇了一下,满眼的香气,浑身已经发软,心里只有感伤,没有力气再开口唱反调了。王家卫,不愧是造气氛的大师。
先是想起张艺谋,张艺谋在《我的父亲母亲》里找寻纯真,可惜纯真有余,深意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许同样是怀旧吧,王家卫的手法高妙了许多,在60年代的情调里收放自如,手法简洁,表面上看仿佛比从前内敛了许多,其实在对人物的一拉一推之间,已经不知道流溢出多少那个年代你闭上眼就可以闻见的芳香。
两个终究没能在一起的人,一对暧昧犹豫的男女,纵然各自的伴侣已经不属于自己,却是只会隔着一层屏障偷偷的来往,那个年代的风貌就从两个人止乎于情的一个个片段里露出怀旧的韵味;想起王菲的那首歌里唱的: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真的是结果都一样啊,王家卫还是忍不住在怀旧的氛围里玩了一个小小的花头:当在楼下,梁朝伟和张曼玉有那么一次“今晚不回家”的机会,这么一个充满两个人之间互相试探或者说尝试的片段被王家卫重来了一次,头一次是梁朝伟主动而被张曼玉拒绝,第二次就是张曼玉也有了流转出的情意,却依然决绝的走开。这是一个十分引人入胜的场面,男女之间的互动,在各种可能性之间,他们依然只能选择一种,而这一种可能也依然逃不出自己的窠臼。当真是如此,每个人逃不出自己的属性,逃不出身在别处的围困,正因为这样,事隔多年后的怀旧才有了理由,才有了物是人非花样年华的感受。
忘不了张曼玉的旗袍,是这部电影里一处最惹眼的风景,即便是在那么狭小的房间,那么昏暗的街道,张曼玉的风采和演技就可以点亮整个画面;忘不了几个细微处见功力的细节,当张曼玉站在房间门口跟屋里的丈夫说话,从门口一侧的镜头里看见张曼玉的表情,她看着屋里的丈夫看了几秒,忽然奔进屋里,这时的镜头依然在原位不动,只听见屋里有一些模糊的声响,等张曼玉再出来,回眸冲着屋内温婉的一笑,一个演员的功力已经在这微妙的变化里充分的体现,而王家卫这个时候可能正看着我们的反应,他知道你会有会心的一笑,只要你足够聪明。
王家卫似乎有意将每一个段落的时空隔开,成为一个个单独的存在,而在每一个段落之间,又有着似有似无的关联,这与怀旧的气氛是否有关?回忆,本就是一个个的片段,无非是我们自己去衔接。
还忘不了常常在画面里出现的时钟,忘不了他们去吃面的那个路口,在灯下的墙壁上,那些张贴的广告都改变了位置,时光就这么一点点的流淌。
其实,就算他真的要冲破那面玻璃,也是徒劳,因为片尾分明讲了,那不但是玻璃,还是一面布满了灰尘的玻璃,看也看不清楚了,就算那灰尘被你抹净了,30年已经过去了。
所以就去听听那些诉说宿命的歌曲,听一听,是不是昨天你路过我时响起在你耳边的那一首。 (liar)C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