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娱乐 > 评论
娱乐圈骗人的事常发生
2003-08-29 16:55:00  北京青年报   

        电影院里不可能天天上演《罗生门》,但是娱乐圈能。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围绕着同一事件,各说各的“真相”,各作各的“真人秀”,直到其中一部分人露出马脚亮出真相,或者知道人们慢慢厌倦之后淡淡遗忘。最新的一例就是所谓“皇阿玛”惹上性交易丑闻的事件———在看够了各方站在不同立场上的表述之后谜底正逐渐揭开。不是谁有独家揭开这一谜底的超人能力,而是谎言说多了总会露出破绽。


  说大谎的人总是要利用媒体来扩大影响的,而谎言一旦被戳穿,媒体又最容易被说谎者用来当借口和替罪羊,这是当今娱乐圈的现实,也是当今娱乐新闻的悲剧之所在。除了谴责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蓄意愚弄大众的骗人者以外,关于媒体娱乐新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也大有探讨与总结的必要。


  只需要回顾一下媒体娱乐新闻趣味的变迁,就不难看出上述怪现象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在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且日益白热化之际,有些媒体需要“猛料”———真实性的“千里之堤”从此开始一点点溃于某些造谣者别有用心的“蚁穴”,造谣者因此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说到经不起诱惑,就不能不在媒体所处的环境上找原因。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追逐高雅的良性循环和比着庸俗的恶性循环———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都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人民群众的趣味却不怎么阳春白雪,近些年来媒体越来越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人们这种趣味上的变迁。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几大门户网站选择张贴新闻的标准又常常落到了“性”上,更给媒体“色诱”受众的趋势火上浇油。在这种情况下,周璇的哭诉很容易“打动”某些媒体,并被其他媒体不断地放大。


  媒体敢于轻易发布或放大传播那些未必准确的消息,特别是关于明星绯闻的小道消息,是因为即使事后被证明是谣言也不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对比前不久美国主流媒体因为失误被追究的力度,我们的娱乐新闻实在是太“自由”了。


  有人要骗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骗人的事情经常发生。借用一位网友的评论:我们应该向那些在过去几天里因为看穿了炒作者的把戏而不介入炒作,并对所谓“皇阿玛”惹上性交易丑闻的无聊事件不予追捧的媒体致敬。(萧扬 刘年 郑叶 金昭久) C6



 

[ 短信推荐 ]     [ 推荐朋友 ]  
新 闻 查 询

《金盆洗脚城》


《一盏心灯》

张铁林的两个空门:不承认和不回答
周璇的三大破绽:和解 懂规矩 物证
第一个报道“性丑闻”的记者:这事已不好玩了
张铁林回应“和解”说法:周璇欠大家一个解释
张铁林否认和周璇和解:我不会就此罢休(图)
“性交易”事件出现转折 张铁林笑称又是炒作
周璇称已和解 张铁林:谁说我和她和解了?
周璇深陷“性交易”丑闻 声言以后决不提张铁林
周璇:我和张老师都是新闻炒作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