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央视掀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一批批优秀的主持人从此与电视结缘,而主持人大赛也因此成了一个节目品牌。特别是上届大赛,一些新颖独特的考核方式更是令观众耳目一新。记者至今还记得当时有个十分可爱的场面:一位选手抽到的题是用“摩托”、“北极熊”等3个词汇组成一个故事,结果她最后实在编不下去,不停地在重复“可爱的北极熊、可爱的北极熊……”然而,两三年过去了,当央视再次竖起主持人大赛的旗帜时,记者却突然间感到了种种疑惑与疲惫。
先说评委,这越发豪华与壮大的“评审团”是记者从节目中看到的惟一与以往历届大赛所不同的地方。但越来越多的考核评委、越来越严格的打分标准并不意味着大赛的权威性提高。因为主持人大赛首先是一个电视节目,它起码应具备一定的可观赏性,如果不在内容上有所翻新,即便有再多的大腕评委加盟也于事无补。此外,主持人大赛不应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对主持人的选拔越是规范、越是细化,所选出来的也只能是某一种类型的标准化主持人。
其次再说说参赛选手。有两个现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一,所有参赛者在做最开始的自我介绍时,都是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地用语言“白话”,愣是没有一个人随便在舞台上走走,没有一个人想到用肢体语言或歌声来表达点什么;第二,在专业素质考核的环节中,几乎所有参赛者选择的话题都是社会新闻。记者不明白,体育、文化、娱乐等等其他领域就没有新闻了吗?最有意思的是,一位选手在抽到一道让她为一个儿童节目做“开场词”的题目时,竟用滴水不漏的新闻联播似的话语阐述了类似欢庆“六一”的意义。但如果把这个“活儿”交给鞠萍或是金龟子,她们起码会意识到,不到10岁的孩子的智商有多高。在连续观看了四五场赛事之后,记者越来越对这批总是保持着微笑的选手感到一种“善意”的厌烦———永远是站得笔直,永远是千篇一律地用双手在胸前“猛搓”的讲演“雄姿”,永远是像辩论一样的语速……主持人的个性化随着考核的“专业化”而受到损害。
白岩松在第五场比赛时点评道:“过于个性,他可以成为艺术家,但那不是主持人,当然,主持人是不能没有个性的。”但主持风格的个性化取决于主持人知识的个性化与智慧的个性化。我们再来说说大赛的试题。本届大赛的评比是按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外语环节、总体印象四大环节以6∶2∶1∶1的分值比例分配的。且不说这种比例的安排是否合理,单从具体内容上分析,最有可能展现主持人风采的综合素质环节,偏偏由于题目设置的机械而变得了无生趣。每场赛事都有的“必答题”——根据画面想两句古诗来阐述自己的理解——看似一个开放式的测试题,孰不知这样做已完全钳制了参赛者的智慧。我们知道,同样一幅画面,有的人可能会想到一部电影,有的人会想到一首乐曲,有的甚至可以讲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段动人故事……这就是知识的个性化,不同风格的知识积累导致了不同风格的智慧爆发,我们的主持人需要的其实正是这种展现个性化智慧的舞台。
北师大学者于丹以评委的身份在点评第四场比赛时曾说:“在展示主持人应变能力的环节中我们很遗憾,没有看到精彩的表现。”的确,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将会留下更多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