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永远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黄色录音带事件还余音袅袅,“崔永元怒打手机”又掀起了一道热浪。虽然电影《手机》作为一部贺岁片已经有点过气,但是,由于崔永元、冯小刚、刘震云都是文化艺术界的“大腕”,而操作此次争论的又是新闻界和娱乐圈“双栖”的何东先生,所以,要想让人不关注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早在几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批评冯小刚电影的文章,名为《贺岁的稀粥》。在我看来,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无论票房多高,其艺术内核都是空洞的,都有刻意迎合观众、迎合市场的嫌疑。这次崔永元高调出场,痛批冯小刚历年来的电影作品,按说我应该油然而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但在通读那篇访谈之后,我却多少有点不爽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什么呢?那就是弥漫在访谈中的浓厚私怨。
崔永元之所以怒,是由于《手机》中满嘴谎话、乱搞妇女的严守一有影射他本人的嫌疑,在客观效果上,这部电影的公映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不愉快的反应。如果《手机》没有影射之弊,崔永元即使再看不上冯小刚的电影,也断断不会跳出来,对冯小刚这样的热门人物大“打”出手。而何东先生在娱乐圈向来是泥足深陷的,他的偏袒和憎恶早就在各种文章中暴露无遗,这一次,除了“启发”崔永元痛扁冯小刚之外,何东本人在提问和旁白中也一再直接发言,深入揭批了冯小刚的“家禽作风”,字里行间的私人意气一览无余。所以说,虽然“怒打手机”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私怨的发泄毕竟还是发泄,它和正当的艺术批评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出发点、话语方式甚至策划方式都让人感到不那么正当。
崔永元性格爽直,和圈子里圆滑的做派相比起来,自有其可爱之处,何东的文风麻辣尖刻,又熟知娱乐圈的各种底细,如果他们能够抛却私人恩怨,联手对文艺作品开展真正的批评,对文艺圈应该是有所建树的。如果平时看到了糟糕的作品不声不响,碰到了自己的痛处就跳起来骂,这和街头的屑小私斗又有什么区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