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娱乐 > 音乐
“真假刀郎”闹剧现高潮!(多图)
2004-07-23 14:05:46  华商报

  2004年伊始,平淡的内地歌坛被《2002年的第一场雪》搅得天翻地覆,“刀郎”罗林一夜成为江湖的新大佬。

  不料6月刚过,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一张署名“西域刀郎”的唱片面市。一石击起千层浪,这边厢,歌迷投诉,“刀郎”深表愤慨,其经纪人誓言要对簿公堂讨公道;那边厢,“西域刀郎”所属公司郑重声明,此刀郎非彼刀郎,他们没有借“刀郎”欺世盗名。一时间,刀郎横行,乐坛掀起一场口水风暴。

  三个刀郎大打口水仗

  刚进7月,有读者投诉,市面上有一张唱片《寻找玛依拉》,演唱者潘晓峰署艺名为“西域刀郎”。歌迷都以为是“刀郎”罗林的新专辑,结果买回家才发现是冒牌“刀郎”!出品方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则解释:我们是“西域刀郎”,不是冒牌,并已成功注册了商标。各地歌迷也在网上展开激烈争论,或称“西域刀郎”侵权,或曰“刀郎”和“西域刀郎”同是炒作。一时间,江南漠北鼓噪声起,口水四溅。

“刀郎”罗林

“西域刀郎”潘晓峰

  而在两人之前,新疆本土歌手艾尔肯4年前的专辑,此时重新包装上市,名字也改为《走出沙漠的刀郎》,第三个“刀郎”横空出世。“刀郎”到底是谁的专利?新疆当地文化官员这样解释:刀郎是一种文化,它是没有专利拥有人的。

  乐坛评说:刀郎引起跟风潮

  宋柯(音乐人):跟风在哪个行业都存在,但各自的出发点不一样。我觉得,只要东西好有市场就行,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但真正的好东西,不是跟风跟出来的。

  黄燎原(乐评人):无论是罗林还是潘晓峰,都是打着民族音乐的幌子,根本上依然是在做流行音乐。《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本质上,与《心太软》、《小芳》一样。刀郎引起的跟风潮,证明了内地流行乐坛的疲软无力和不思进取,跟所有流行一样,刀郎们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

  维吾尔族歌手阿力:刀郎风潮是一件尴尬事,跟音乐关系不大,跟刀郎文化本身更是无关,刀郎音乐也不代表新疆音乐。王潇 

  链接 刀郎

  “刀郎”原来叫“刀莱”,是新疆叶尔盖河中下游的麦盖提县的古地名,后来由于语言的演变,“刀莱”渐渐被叫成了“刀郎”。刀郎乐舞是刀郎人智慧的结晶,其音乐激越豪放,其舞蹈剽悍粗犷,具有悠久的历史、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今刀郎艺术的第五代传人日渐稀少,目前只有一些老艺人的儿子孙子们还默默地在古典维吾尔音乐的热土上辛勤劳动,努力将这古老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 短信推荐 ]     [ 推荐朋友 ]  
新 闻 查 询

还是你厉害!


望穿秋水


黄昏


天使的翅膀

真假刀郎展开互骂战 “刀郎现象”再被关注(图)
真假?此“刀郎”非彼“刀郎”(图)
刀郎:有丰厚收入是别人猜的 不想妻女被扰(图)
神秘刀郎“埋伏”后回新疆 出场费1月升5万(图)
刀郎水土不服
媒体千里之外追击 “刀郎”真实面目终曝光(图)
刀郎接下家乡“英雄帖” 10月将回蓉演出
罗中旭南京参加颁奖典礼 声称刀郎在搞歌坛传销
刀郎火遍中国为新疆争光 歌迷担心创作氛围受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