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汤姆·克鲁斯在浙江西塘古镇拍摄电影
《碟中谍3》,被娱记们偷拍到他行色匆匆去片场
“许文强”越老越吃香
(资料照片) 狗仔,狗仔,要嗅觉灵敏,要精力充沛,所到之处,明星的上下左右、事无巨细尽纳眼底,跟踪、盯梢、围堵、偷拍,样样活计玩得转,且看你大星小星男星女星何处遁形———
汤姆·克鲁斯来了!周润发来了!两位超级大腕竟然同时到上海,一个为拍《碟中谍3》,一个是出演《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不过凑巧而来的两位巨星可忙坏了上海的众多娱记,其他工作全部为这两位大哥让道,不管他们吃什么、喝什么,甚至一个眼神,都成为传媒追踪的对象。
火 引发新闻大战
对于上海媒体来说,来个把明星根本不算是新闻,别说是国内明星,就像是不常见的欧美娱乐圈的后街男孩、玛莉亚·凯莉或者刚走的施瓦辛格,也根本没有引发什么追星狂潮。而此次发哥和汤哥抵达上海,却引发了一场新闻大战,几乎所有上海本地媒体都如临大敌,派出精兵强将,严防死守。一位上海同行向记者透露,几乎各家媒体老总都下达了任务,其他娱乐新闻全都无足轻重,如果漏掉有关这两位的新闻,绝对“吃不了兜着走”,如此以来,上海的娱记已全部变成了狗仔队。
守 两班人马轮值
昨日,记者从一位上海同行处了解到,两位大哥此番来到上海已让众多娱记超负荷运转。“我们报社的同事分成了两班,分别守在两位大哥所住酒店的前门、后门、停车场等处,轮流‘值班’,自从阿汤哥和发哥来后,我们不是在追踪他们,就是在去追踪他们的路上。”他还说有一位电视台记者,守候得已经成了条件反射,一见人就马上举起摄像机。
而记者了解到,此次阿汤哥在西塘拍戏,已有诸多媒体在阿汤哥居住的酒店里订房,价格高达每天2000元。为了能看到阿汤哥每天的拍摄进程,有人更是租下茶楼的临街座位,一张桌子一天1000多元,用以偷拍阿汤哥。
追 上演无间道
此番追星,众媒体也算是打了一场谍报大战,除了蹲守这些常用手段,乔装易容也用上了。记者了解到,为了追阿汤,已有媒体记者不惜花大价钱买通了《碟中谍3》剧组的工作人员,所以对阿汤和女友凯蒂的行踪了如指掌。更有记者混作群众演员和阿汤哥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而凡是阿汤哥吃过饭的地方,记者全部要去尝尝味道,问问价钱。
更搞笑的是,20日,阿汤哥曾和女友去上海一个名为雍福会的高档会所,而该会所早已得知会有记者追踪此事,竟非常配合地将阿汤哥一行人等吃的什么、喝的什么、爱吃什么打成了单子,发给记者。
据闻,追阿汤哥的记者还好些,至少阿汤哥每天会准时公开露面,负责追发哥的记者就惨了许多,发哥从22日来到酒店后,根本就没有出过门!一位记者形容他的心情简直已至抓狂:“已经守了48小时,连发哥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我们只能从其他人下手,我还扮过酒店服务员,被发现了,现在大家一看到像助理的人就会上前问,酒店服务员都被我们买通了,监控细致到房间的垃圾桶!恨不得采访汗毛了,要不,就完不成任务!”
躲 8个护卫4层保护
昨日,记者打通了负责接待汤姆·克鲁斯此次来华工作的联合国际影业的工作人员方春骅,她表示,此次阿汤哥来华之前已经设计好了保安方案,无论是保卫人员还是安防手段都相当严密,不过“没有想到引发了媒体如此的热情,我们实在没有想到,原来准备的8个保镖4层保护现在根本就不够用。只能让阿汤和他的女朋友尽量少外出。”
而昨日记者拨打周润发的经纪人电话时,她说她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每个记者都在问我发哥在哪儿,其实我们只是到上海拍几天戏而已,以前也常常来上海,但从来没有这次受关注,所以他到现在都没有出门。”本报记者 刘哲
放大镜1
万元菜单曝光
据悉,20日阿汤哥在永福路200号雍福会吃晚饭的时候,大摆排场,对服务人员吩咐:不怕多,别吃不饱。结果消灭了大约17道名菜,用去人民币近11000元。其中阿汤对枣泥酥饼特别喜欢,还专门带了两份回酒店。以下为详细菜单———
酱拼(小)420元蔬果195元罐闷鲍鱼5320元蟹粉肉丝黄芽菜540元蟹黄扒官燕680元蔬菜虾籽茭白174元葡汁煎牛柳840元上汤芦笋234元生煸豆苗204元花生牛肉汤870元开洋葱油拌面210元韭黄鱼丝春卷290元枣泥酥饼128元鲍汁菌菇酥饼160元金腿迷你粽128元莲心糖藕420元酒酿圆子140元晨文
放大镜2
10秒镜头彩排一天
23日一天,已来到西塘的剧组都在为阿汤哥进行最后的彩排。据悉,在这里三天的拍摄工作中,阿汤哥共将拍摄三个镜头,其中,昨日拍摄的镜头在影片中只占10秒钟。
前日早上6时多开始,工作人员就出现在了片场开始忙碌,而一直到上午10时左右,阿汤哥的替身才现身。他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特制紧身衣,从衣服背后领口的位置连出一根钢丝吊威亚,正式拍摄时,阿汤哥的安危就主要靠它来保障了。而替身走位过程,总共耗时不超过10秒钟。通过现场观察,这似乎是一个阿汤哥单独逃跑的镜头。但是当问到这个镜头要表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情节时,一名工作人员笑着说:“恐怕除了导演没人能告诉你,因为全组200多个人没一个人看过剧本。”韦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