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当然证明了陈凯歌的强烈的企图心。他毕竟已经沉寂得太久了,有点好像淡出了的样子,但电影毕竟是吸引人的志业,不甘心是人生的常态。从十多年前的《霸王别姬》的顶峰算起,陈凯歌有很长时间没有让我们震惊过了。他如果这一次再不成功,我们将失掉对于他的最后的信心。投资人这一次和陈凯歌一样赌了一把。希
望能够将许多年的沉闷化为一次华丽的转身。于是,我们有了《无极》。
《无极》当然是国际合作的结果,中国电影市场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大制作,于是许多种投资带着期望和当年得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唯一的奇迹的导演合作一次。这里一面有陈凯歌的国际运作的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还是有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成功的经验。让人们敢于将大手笔投入其间,这当然有些冒险的成份,但没有大的投入,什么也说不上,今天的电影市场就是一个残酷的竞技场,大投入才可能有大产出。没有投入,电影连和观众见面都困难。陈凯歌是中国几位超级大导演里面还没有得到尝试的机会的,张艺谋和冯小刚的尝试都赢了,大家也觉得陈凯歌有希望
,中国电影的“亿元俱乐部”了,陈应该是一个数得着的角色。所以,这次的陈凯歌和他的投资者都下了大决心,这次展现的亚洲合作的气魄和力度都非常够劲。
但陈凯歌毕竟还没有在这个大市场里胜利过,所以期待和担心是同在的,这种担心一面表现在对于媒体和公众的敏感上,一面也表现在对作品难以理解的持重的宣传上。这一把确是输不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陈凯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着了急,对于《无极》的焦灼感异常强烈。看看媒体的报道,我们就知道这部《无极》对陈凯歌的意义了。
对于这部戏,我感到惊讶的是陈凯歌走了《英雄》和《十面埋伏》的路子。而且比起张艺谋来,故事更加“架空”。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还是有一种对于新世纪的隐喻在其中的。而陈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彻底的架空之作。这种“架空性”使得这部电影非常象一个电子游戏,让人沉醉其间忘掉了现实的存在。这里的感情的抽象性使得故事没有任何一点现实存在的痕迹。它高度架空,将感情变成了一种极端乌有的梦幻般的东西。再加上奇幻的想象力,让故事变成脱离现实世界的任何羁绊的空中的自由之物。那些人物除了“昆仑奴”依稀有一线来自中国古代的依据之外,一切都是一个另类的世界,一个电子游戏般奇幻的追求。陈凯歌在这里展现的所谓“情”,也是一种相对脱空,没有附着的东西。
但影片故事还是复杂的,陈凯歌惯有的象征似乎还保留着,但却没有了具体而微的所指。关于生命和爱情的象征就显得非常的超越,已经离开了当年的追寻。今天这部象电子游戏的作品大概是为了让“尿不湿一代”的观众欣赏,陈凯歌运用了异常璀璨的画面和幻境式的景观,一面是特技的淋漓尽致的运用,一面是氛围的营造。但这一切都指向了一种极度脱空的“情”,这似乎表明,在一切都已经没有新鲜感的世界上,“情”仍然具有某种超越性的力量。是年轻一代唯一还有感觉的东西。于是女主角和昆仑奴之间的跨越界限的感情还是自有其力度的。情是电影的支柱,而这“情”的极度的抽象性也让人感慨。架空的世界是一个凭空造成的东西,当然类似《指环王》或者《哈利波特》,这是中国电影人已经告别了我们自己的深重的民族悲情,能够更加开放地处理世界的表征。这种“架空性”的强烈的游戏性当然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和过去中国电影传统的超越和背离。这个趋势似乎也说明中国电影从过去的唤醒民众转向了今天的制造梦想。冯小刚如此、张艺谋如此,曾经有强烈启蒙意识的陈凯歌也是如此。
对电影用了香港、内地和韩国的明星,自然是增加国际化的感觉,亚洲不同区域的人都喜欢看,这当然也是最近的风气所至。说明陈凯歌已经用了一切力气。一个已经年龄较大的导演,没有机会随心所欲地拍电影,而是搞这样的大制作,说明电影环境的
严峻和电影人的不易。
无论如何,《无极》是要达到它的票房的,任何人都不忍心它的失败,这就是它成功的条件了。看看关于《无极》的种种炒作,其实都有一股诡异的氛围。让我们大家到电影院看《无极》吧。
张颐武/文 转自《中国银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