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景区一角
车身后(右下)印着司机名 诗曰:
小岛风情万万千,黄肤黑发总同源。传媒界里竞争烈,文化圈中创意酣。风物四时流雅韵,东南半壁幻容颜。中华一脉深深海,两岸正飞文化帆。
上期会馆,记者信口述来,与读者诸君谈及台湾街巷之缤纷、台北故宫之神秘、自然风光之秀美、两岸乡愁之浓烈,言犹在耳。本期,与您再聊台湾同胞之热情、媒体生存之多样、世象百态之丰富、传统影响之深远。想那小小一岛,浅浅一峡,浮动几多波光云影。本期为演义会馆台湾特辑之终结篇,于台岛所经见、所体验之种种,至此已汇报结束,然幕已落而情未了,盖祖国统一大业未竟,东南遥望,目有愁、泪沾裳也。
■台湾同胞之热情
台岛之行,行色匆匆,采访团辗转数地,耳闻目睹,山水亲,人更亲。且不论两岸黄肤黑发同文同种,仅以语言而论,便无丝毫隔膜,两厢对坐,交流甚畅,台岛民众之热情,历历可感。
日月潭边,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撒网划船之辈,言下亦称统一,可见统一乃人心所向。记者于台北故宫外徜徉,当地人问及:“祖国大陆来的?”如实答后,对方跷大拇指相向。曾数次于街头问路,每有问及,对方必不惮劳烦,以指画掌,详加说明,常导引至站牌下,尽力帮忙罢,道别时竟先自称谢不已。联合报系之接待人员如郭雅玲君,数日相处,于采访团员言谈举止间重新认识内地,一举纠正以往误传之信息,散团时竟泪洒当场。
无论集体出访或个人出行,采访团员所接触之台胞,尽为谦谦君子,轻声细语,礼遇有加。为迎采访团,台岛最知名之打击乐专家朱宗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击鼓以迎,并热情相留。陕地评论家肖云儒君与朱宗庆交往甚好,曾欲赠字一幅,惜乎临时外出,欲带未果,对记者展卷读之,曰“鼓鸣思旧地,情动忆旧人”,叙其“西安一别,忽已经年,书此以寄隔海之念”,肖君之语,令人动容。台岛同胞若遇噪音扰人,并无谩骂举报之事,而是迅速记录,并以仪器测量并诉至公堂,以此维权,往往胜券在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又有别一番理性“热情”在。于台地屡见电梯间或电话亭中,为残障人士专设按钮,细微之处,亦不马虎也。
采访团抵台,正值选战前夕,马英九南下东进拉票,“地陪”盛赞小马哥为“少妇杀手”,报以无条件之支持,台胞之别样热情,亦可见一斑。记者赴台前,陕地文坛众友便代为邀约台湾友人,如陕历博之画家蔡昌林,力约台湾画家赵善灿,虽因团体行程而未能会见,赵善灿反复询问,其憾何如!陕西作协之评论家常智奇,代为联系台湾文坛铁杆,虽因其他原因而未能聚首,在此亦一并谢过。
■媒体生存之多样
台湾最活跃之媒体,以电视、报纸为主,其生存状况,万言难尽,弱水三千,在此且取一瓢饮。采访团造访东森电视台时,观其一派繁忙,其互动节目炙手可热,热线直入主播间,又开通电视购物频道,生意极火,约占经营收入之三成有余,仅东森购物频道之接听热线者,便有美眉1300余人,浩浩荡荡,鸟语花香,极为壮观。电视媒体之直截了当,多所领教,张三李四,唇枪舌剑,互有攻防。岛内有130余频道,而内地电视信号仍不能落地。
小小台岛,报纸大战更是如火如荼,《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长期三足鼎立,旗下各拥精兵强将。《苹果日报》两年前由港入台,兵临城下,开设台湾版,一时间攻城略地,割下不少城池,两年内烧钱达15亿新台币。三强久据江山,均有既得利益,如此芳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遂奋起御敌,岛内报业大战炮火日炽。无奈“苹果”香艳诱人,低价狂销,民众皆欲咬一口而后快。值此强敌,《中国时报》遂于全岛遍设诸侯,开设地方新闻,一时烽火四起,众议纷纷。《自由时报》砸重金以求市场,悬红救市,订报者可获彩券一张,豪宅名车,皆在券中,且早餐店、理发厅皆有其免费派送之报纸,观者不绝。老牌《联合报》之高福利,享誉全岛,新竹南园为其员工度假之所,风景幽雅秀美,于此观山赏水、投料饲鹅,远离红尘,置身此地,谁不心怀怡然?然近年读者流失之状,如江河日下,遂一再改版,又大开“搜索之门”,“一网看尽五十年”,54年来之联合报系新闻,付费则可查询,掘此一新增长点矣!
初看之下,台岛报纸堪称热闹,大事小情,每遇必录。煞有介事,有痴情汉梦见已故美女,竟央媒上门求婚,自然遭拒,报端热炒不休。有人抗议某项政策,一干失业人等齐刷刷站定,躬背宽衣解带,于冷风中露出硕大骨盆,上书“干!×××政策太无人性”,此竟赫然报端,真是斯亦奇矣!
■世象百态之丰富
台岛孤悬海中,浪高风大,海峡水浅情深,太平洋面浩荡。台岛虽小,世象百态之丰富,亦足开眼。未至台湾,猜想颇多,古人所谓“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到得台湾,亦有此感。
世象百态,不一而足。车辆穿梭如飞,公交、出租两类车身,均有司机大名,既便于监督,亦增其职业之自豪感。台湾极重森林之保护,阿里山中巨木参天,不料竟有熊熊炉火,受镇宫中长年烟火不绝,众树随时有焦头烂额之苦,亦是一怪。台北街头,每逢农历初一、十六,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便于店铺前大焚黄纸,希图来日生意红火,烈焰腾腾,见怪不怪。阿里山下某宫观之中,其烛壮如水桶,观者不禁面面相觑,惊为天外来客。记者曾至闻名遐迩之台北补习街,身居闹市,补习班成一大景观,台岛大学升学率约百分之八十,几乎人人有“直升大学”之福,而如此多学子甘受补习之苦,其故何在?原来台岛学子亦迷恋名校,若入得台岛名校,则系出名门,足以光耀门庭,补习非因落榜,大多只求名牌。台北车水马龙,独自行车芳踪难觅,但见摩托车(当地称“机车”)绝尘而去。耳闻目睹政客言行,再开吃“克林顿香肠”及“阿扁米肠”,吞吐咬嚼之间,别有一番滋味在舌尖也。外遇诸隐私问题赫然“广告”于公交站牌之上,可见繁华街市,亦有无数负心人与伤心人也。台湾地震频仍,古迹多毁于是,原样搁置,竟自成一景。台中,植物活化石“瓦勒迈杉”,围以玻璃窗。更有偌大花圈,竟作花环之用,十余花圈倚墙而放,并非噩耗连连,实乃喜事接踵而至也。
台北流光溢彩,一派繁华盛世,然消费亦不乏泡沫。台湾流行“卡债族”,上至白发老者,下至黄口小童,每人最少一张信用卡,信用卡消费,临近年关,各银行于各媒体刊登广告,吁请还钱,亦是热闹。这边催来那边放,台湾大小银行常年争相放贷,设有“理财专员”,“专员”们形容枯槁,低声下气,恳请市民从银行借款,与此间情形,大不相同。
■传统影响之深远
台湾此行,意在文化之旅,故深感文化方面,台湾所受中华传统影响之深远,略胜他地。其一以贯之之态、薪火相传之意,蓬蓬勃勃,置身台湾,并无丝毫不适。触目皆为繁体字,似回昔日岁月,而人人口吐儒雅之辞,国学之根,舒枝展叶,摇曳可人。
传统影响,随处可见。街市之间,霓虹灯闪烁之处,繁体字肃然,民众饮酒品茶之风甚盛,台北于市井繁华之中,点缀几多文化气氛,昔陶渊明隐居乡野之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大隐隐于市,于烟火凡事中觅见诗心。观某品牌服饰大楼顶层,其装饰皆为宋朝风格,清流于此聚会,琴棋书画,谈笑风生,确可称美事一桩。而华陶窑中,移步换景,唐诗宋词点缀于壁,拾步走来,颇感温馨,以相思柴烧制品位生活,仅其名亦足以令人遐想万千。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台岛多山地,散落其间之文艺,一如云朵般随意飘荡,艺术产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历历可见。台湾有云门舞集,因演出档期而未能一访,实乃憾事,云门舞源自上古之黄帝时期,发扬而光大之;相声瓦舍,源自天桥说书,竟在台岛风行。红楼剧场之百年风华,身居极尽繁华之西门町,而坚守传统一脉,古风盎然,然多少时尚发布会、颁奖典礼、庆祝大会亦常于此地举行,旧瓶新酒,令人有时空交错之感。而台湾香蕉新乐园人文生活馆,拾步入内,恍入时光隧道,糖果饼干泡泡糖,黄昏故乡,李小龙之《双截棍》、琼瑶之《月朦胧鸟朦胧》,均陈列如昨,此亦传统之一意也。传统并不应全盘受之,传统之多少糟粕,并未弃去,譬如台北街头巷尾,算命先生大行其道,悬旗闲坐,巧舌如簧,几成城市之“牛皮癣”,因需求拉动,根治实难。
两岸分别既久,天涯一望断人肠,而文化之一脉相承,不曾断绝,点点滴滴,无不舀自中华文化之一潭秋水。台岛文士,传统文化修养多胜内地。琼瑶之温婉纯情,龙应台之嫉恶如仇,余光中诗句更是从唐宋文人处脱胎而来,以传统诗意而抒自身乡愁。
记者访台归来,已有十余日,此则台湾特辑(下)推出后,便可告一段落,可以聊为洗笔之举。而思念台岛之情,丝丝缕缕,岂可尽述,正所谓笔墨尽而思无穷,读者诸君可于笔端句下,小窥台岛风光人文之流风余韵。此番访台,颇有感喟。虽各方仍不免有些许隔膜、误解,然两岸沟通交流大潮,滔滔未可阻挡,纵有浪遏飞舟之事,终如东去大江,同归大海作波涛。两岸同胞手足,血浓于水,于文化一脉更是相互亲近,同源同种,共求福祉,前景美好,来日方长。中华文化牵系同胞之心,助推发展之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幸甚幸甚!本组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王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