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影视 > 影迷乱弹
冷静:“春晚”万岁
2006-01-20 10:21:11  华商报   [发表评论] [收藏此页到365Key]
  ■冷静

  即将23岁的春节联欢晚会,被全国人民亲切地称为“春晚”,猛然听上去犹如一个妙龄女子。这当然是一个错觉,如果一个人不改名的话,那么从生到死,都只有一个称谓,这与明眸皓齿或者鹤发鸡皮无关。但如果从“春晚”在每年除夕之夜的表现来看,其依然蓬勃的活力,确实离徐娘半老还有很长的距离。

  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春晚”气数已尽的看法,主要的依据是其每况愈下的收视率,还有其内容老土,食古不化。但这种看法显然忽视了人口的增长,电视的普及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即使我们不做任何统计,仅仅在年三十站在阳台上听听四下里的动静,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夜晚,收看“春晚”的电视观众数量绝对雷打不动排在第一位。

  “春晚”漫长的青春期,与中国人的荷尔蒙有密切联系。据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这支颤巍巍的大军正是“春晚”的忠实拥趸。回顾“春晚”登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长期的运动和建设中耗尽青春的老一辈,首次受到“春晚”的抚慰。在那个年代,甚至很多人一年都充满着期待,除夕除了与家人团圆之外,再与一台晚会甜蜜地缱绻。

  当一年一度对“春晚”的等待,已经太过难耐时,“同一首歌”和“艺术人生”等节目相继推出,它们持续的高收视率,证明了观众对这一安慰的积极回应。

  除了荷尔蒙的因素,我们不能不看到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春晚”甚至已经成为不少观众的信念之一。“春晚”的精神,除了感动与怀旧,还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生活观紧密相连。对很多人来说,生活中缺乏的孝道在“春晚”中仍然得到最热烈地提倡,对拜金主义的批判仍然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对他们坚守了一生的种种价值观念,“春晚”以最为艺术化的形式,不遗余力地广而告之。

  既然“春晚”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希望它健康发展下去呢?而且,如果“春晚”不再坚持企图通过改良达到抚慰全国人民的野心,那么它完全可以避开“众口难调”的陷阱,成为一台堂堂正正的老人专场晚会,并且将收视率永远维持下去。

  让我们像祝愿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一样,祝“春晚”万岁。

相关论坛:[精彩图酷] [美女贴图] [影音娱乐] [华商大满灌] [摄语同盟] [西安音乐台]
请您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字数: 已用: 剩余:
 注册 忘记密码?
人气评论 TOP 10
 ·相关链接· [ 短信推荐 ]   [ 推荐朋友 ]  
·丑丑儿:盛宴还是剩宴?(图) 2006-01-20 10:20:12
·“沸腾娱思”开栏语 2006-01-13 15:20:44
·江小鱼:让我们和子怡同志一起咬咬牙 2006-01-13 15:14:58
·妖给你看:“马后炮”的尴尬 2006-01-13 15:08:29
·很丑不温柔:木子美重出江湖 2006-01-13 15:03:50
·菜头物语:《无极》的前因后果(图) 2006-01-13 14:58:13
·和菜头:小刚练糙活儿事出有因 2006-01-13 14:51:20
·暗地妖娆:明星情变 毁人不倦 2006-01-13 14:49:04
·冷眼静观:贺岁档,看看片骂骂娘 2006-01-13 14:43:00
热门图片

张延产后与老公

香艳比基尼女郎

巩俐熊抱周润发

梁家辉夫妇逛街

好莱坞明星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