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日前,最新一期《小说界》头条刊发著名作家陈源斌的中篇小说《秋菊打假》,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打完官司,“讨个说法”的“秋菊”都在干些什
么?昨日,已定居杭州的“秋菊之父”陈源斌操起带有浓烈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讲述笔下“秋菊”从“打官司”到“开会”、“打假”的十余年历程。自称对三篇“秋菊”都满意的他从小说到言谈,都毫不避谈张艺谋执导《秋菊打官司》带给自己的巨大影响。
“秋菊”开始打假了
在陈源斌新作《秋菊打假》中,张艺谋电影《秋菊打官司》原著《万家诉讼》中那个一根筋“讨个说话”的秋菊被一位叫方腾霄的人用“你是秋菊”等简单话语说服,为买的假种子讨个说法,谁知陷入了“打假”的套中套,价值不过30~50元的“假种子”案变成了打跨国集团假商品的大案,而在连环骗局的背后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小村脱贫故事!《万家诉讼》中的民女“何碧秋”在《秋菊打假》中成了“全世界都知道的秋菊”,“张艺谋”、“巩俐”等名字也在文中调谑式的屡次出现。
张艺谋发掘了陈源斌
回顾当年张艺谋将自己的《万家诉讼》改拍成《秋菊打官司》、令“陈源斌”这个名字为人熟知,陈源斌并不避谈。据介绍,张艺谋是信步踱到重庆街头的书摊前,随手浏览《中国作家》就被其中“陌生”作家陈源斌的奇怪小说《万家诉讼》吸引,当即一下把所有《万家诉讼》全买下,返回住所分给摄制组的“杠头”们。在寻找投资方的同时,张艺谋给素昧平生的陈源斌拍去加急电报:“大作《万家诉讼》我准备改编为电影如同意请立即回电张艺谋”。在还未和原著作家签订改编合同的时候,银都公司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已砸进去18万美元,同时催促陈源斌火速赴京签约。1992年春,《万家诉讼》荣登《中国作家》首届中篇小说大奖榜首,张艺谋发电祝贺并在他进京领奖时再度握手,还一同观看了电影样片。
《秋菊开会》仍是秋菊系列
电影《秋菊打官司》令作家陈源斌一举成名,陈源斌表示,张艺谋的电影确实让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得到提高,从而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生活,甚至对自己的创作也有所启发,比如坚定地将“秋菊”确定为写作系列延续下去。陈源斌透露,《秋菊开会》同属“秋菊”系列,讲秋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补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再度讨起了“说法”。“虽然仍然起用秋菊为主角,但写作背景已发生了很大变化。10多年前写《万家诉讼》时,我正在安徽农村里挂职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秋菊开会》是我当选为安徽省党代会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写就的。我还参加了一些电视台的专访,从中获得了《秋菊开会》的一些故事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某些经历写出了这篇小说。”
“没有张艺谋巩俐哪有我的今天”
成都商报:没有电影《秋菊打官司》就很难有“秋菊”系列吧?女主角沿用“秋菊”这个名字,怕不怕被人说成是吃电影的本?
陈源斌:“秋菊”系列确实有受电影走红的启发因素。但众所周知,“秋菊”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我的小说原创,电影《秋菊打官司》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作家的写作有自己的不可预知性,比如说“秋菊”下一部,不到发表出来始终还不好说。
成都商报:写“秋菊”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巩俐这个形象?
陈源斌:不一定非得限于巩俐的形象。前面说过,秋菊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我的小说原创,在我的系列写作中有她自己的性格。与此同时,我认为张艺谋和巩俐,对“秋菊”这个文学形象是有贡献的。巩俐演得特别好,让“秋菊”鲜活了,更加形象化,丰富强化了人物的内涵。
成都商报:《秋菊开会》、《秋菊打假》这两个,有影视方要买来改编吗?
陈源斌:《秋菊开会》出来后很多,大概六七家找上来。当时,巩俐的经纪人曾敬超联系过拍摄电影事项,他当时曾有意请台商投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此计划被搁置。现在已有好几家影视公司来电联系要买下《秋菊打假》改编权,但我还没定下来。我是把我的作品当女儿看待的,希望她能嫁个好人,所以我要把关。而且她嫁出去后,是否过得幸福,我也要关注。
成都商报:张艺谋有没有找过呢?
陈源斌:很多人建议过,让张艺谋和巩俐一起接着拍“秋菊”系列。这是个很好的建议,我也赞同。但我个人以为,可能性不大。
成都商报:有些关于你的批评,说你在《万家诉讼》后创作的质量、数量都下降了,是因为感到有压力?
陈源斌:我没有压力。我觉得,有些不是作家的人总是会浮躁,好像作家必须要多久多久就出一个多轰动的东西似的。要一个作家不断地有产生轰动效应的作品,这不可能;而且一部轰动的作品也未必就是一部好作品。轰动,只是关于社会知名度的东西。
成都商报:要让更多公众读到你的优秀作品,是否还得借助影视剧呢?
陈源斌: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不声不响地写,默默耕耘,平淡些不要浮躁。不要指望人家来买你的作品,这个可遇不可求。作品的轰动效应,这也是可遇不可求。对一名作家而言,这是在写作之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