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贾平凹吃完一碗羊肉泡馍,然后登上了飞往广州的飞机。4月8日下午,他在中山大学接过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中分量最重的“年度杰出作家”奖杯。4月9日晚,贾平凹回到西安,如释重负般又吃下一碗“久违”了的泡馍后,和记者聊起得奖前后的心路历程。
■因为保守所以不“触电”
谈及获奖的最大感受,贾平凹连称幸运,“《秦腔》是我去年惟一的重要作品,而自从出版以来,关于它的争议就没停止过。而且这次和我竞争‘杰出作家’的王蒙和牛汉两位大作家,那是什么级别的?庞然大物呀!”所以,贾平凹认为自己的广州之行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获奖的原因,本次大奖的评委之一、评论家谢有顺说,贾平凹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非凡的创造力,而《秦腔》则是他从“废都”到“废乡”的生命流转,完成了对自我和世界的双重塑造。
尽管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20多万的发行量,但贾平凹仍坦言,“很多人、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十年没出重要长篇的贾平凹来的”。他表示,这部作品首先是属于他自己的,“也许是太喜欢,所以,很多时候就顾及不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了。不过,乡党们没说不好,我就放心了。”
贾平凹还透露,正是他的“保守观念”,让《秦腔》的“触电”计划至今搁浅。“电视剧制片商都找我谈了5次了,本来我一听是《亮剑》的导演来导,还挺高兴,但是后来,他们提出要让故事背景发生在投资方指定的地点,这是我万万不能答应的。我也庆幸《秦腔》没拍成电视剧,因为,改不好我更无法接受。”
■“80后”别忙接管文坛
对于这次获奖,贾平凹说:“这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我这辈子不会离开西安了。”他称,正是这座城市,也只有这座城市,让他在文学上延续了自己无法抹去的记忆。“在我走过的这些都市里,西安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但正因为如此,生活在西安的我才保留了对农耕文明不断裂的联系。离开西安,我老贾就‘假’了。”
贾平凹还对记者称,在前不久“世纪文学60家”的网络评选中,他被排在第六位,也是至今健在者中排位最前者,这个排名把他吓了一大跳。“得知消息之后,就感觉他们弄错了。核实这一结果后,我觉得这就是在用鞭子赶我了。”被问及是否有信心代表中国人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贾平凹说,对他而言,更重要的是为乡党多写几部反映陕西的书。
贾平凹还表示,时代将产生比他更年轻、成就也更大的作家。“‘80后’中的很多人的才气真的让我很佩服,他们20岁时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我那么大的时候。”但对于韩寒等人所迫切希望的现在就上台“接管”文坛,贾平凹却表示:“他们大可不必着急。我大学毕业后没有马上投入创作,而是老老实实当了数年编辑,事实证明那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本报记者 黄哲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