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
1998年初夏的某个下午,我们几个要好的男生趁一个同学家长出差,偷偷摸摸的聚在他家看《芳芳Fanfan》(1993)。那正是青春少年荷尔蒙过剩
的岁月。封面人物裸露的影碟都是我们一群男生集体"研究"、一起咽口水的对象。
窝在古旧的沙发上,透过宽阔的窗户我看见天色微蓝,阳台上的花盆丛中一只黄色小猫懒洋洋的在晒太阳。叫卖杨梅的小贩刚从巷子中走过,一股湿漉漉的香味穿过绿色的纱窗弥散在狭小的客厅里,酸酸的,闻着叫人腮帮子发痛--那是段荷尔蒙过剩的岁月,《芳芳》让人制造出更多的荷尔蒙。
芳芳热情似火,男友亚力却心如止水。他也有法国式浪漫的情怀,但童年的不幸经历使他坚信一旦涉及到性,爱就终结。他只敢在镜子后面狂热的爱着芳芳。但是关乎爱情的一切芳芳都想拥有。她最终发现了横亘在二人中间的镜子并打碎了它,他主动吻她,从此"王子和公主从此快乐的生活在一起"。1993年之后的每年情人节,全法国的电影院都会上映《芳芳》。《芳芳》成为史上上线次数最多的电影之一。
苏菲的美貌,如一枝清丽的芙蕖,盛开在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中也同样艳压群芳。荧幕上的苏菲既性感的摄人心魄,又纯洁的令人心旷神怡。她的双眸深藏东方的神秘气质,脸上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时刻保持冷静的让男人发疯的冷艳神情,身体却迸射出一股欲盖弥彰的野性乃至无坚不摧,捍卫她性感女神的尊严。一位影评人形容她是"娇艳的坚冰",而法国人则骄傲的称她是当之无愧的"法兰西玫瑰"。
芳芳就是苏菲,苏菲也就是芳芳。和芳芳一样,苏菲也只是一个想找回属于自己东西的普通女子--生活中的苏菲是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当她爱着安德列左拉斯基的时候,跨越了后者比她年长24岁的鸿沟,而当爱离去的时候,她也没有回头。现在的苏菲和美国制片人吉姆朗里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去它的流言蜚语吧,玉女苏菲不是圣女贞德。
然而再次看苏菲玛索的电影是到了北京上大学之后--她的作品大多都是属于艺术电影的范畴,在湘中小城根本无法买到。苏菲玛索虽然也认为"美国电影造成的威胁是伟大的",但她也从未放弃对艺术电影的执着追求。她担任
"艺术电影推广中心"的名誉会长,导演的作品曾经入展戛纳电影节。她说"我们要抗击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入侵,最重要的是要拍出更优质的法国电影"。她受到好莱坞的狂热追捧,却从未在洛杉矶美好前程的幻象中迷航。有梦想的人就像远飞的候鸟,路途再远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苏菲在好莱坞的出演绝不是艺术电影向商业电影的"叛变",她渗透到骨子里的艺术气质往往给好莱坞商业电影以崭新的气象,散发出浓浓的艺术味道。她内敛的英语吐字方法,幽幽步态散发出的迷人气质,眸里眉间渗出的挥之不去的介乎乡愁与情殇之间的独特情感,是那样的耐人寻味。苏菲在好莱坞证明了艺术电影的胜利。
感谢《芳芳》让我走进苏菲的世界。原以为苏菲的世界永远都是恋爱的季节,只有静静的感悟,才能分别出恋爱的季节原来也有微妙的四季变化。当我年少时,憧憬和一个像苏菲一样美丽而热烈的女生坐着快艇在海面上飞驰而过,让在洁白的沙滩上太阳浴的人们羡慕得目瞪口呆,以为爱情也要像这样率性而为才精彩。当我慢慢长大,我逐渐明白了芳芳的深意。在《芳芳》的开头,一男一女的剪影分噙口香糖的一端,你进我退,此消彼长。爱情原本就是一个拔河游戏。年龄继续增长,表层的激情逐渐沉淀下去,我竟看到芳芳的眼神中也有一丝迟疑。这迟疑不是游移不定,而是对爱的尊重。爱他,为他着想,才会迟疑。恋爱是幸福的,长大是痛苦的,在每次爱情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我总会想想芳芳,想想恋爱的四季,这样我就又坚强起来,作出永不后悔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女人都会老去。她们的皮肤会干涩,青丝会花白,纤纤玉手会失去光泽,脸颊也将失去令人心动的嫣红。再美的女人也不能逃脱时间的流逝。而苏菲玛索这个20年来最为风华绝代的女人,却能在胶片或屏幕的一格一祯的空隙,在举手抬足之间驻留不老的芳华,永远延续至美的光影浮生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