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说了整整50年的相声,带给观众半个世纪的欢声笑语。回望这位相声大师的艺术人生:广播匣子给他相声启蒙、茶社剧场里吸取相声营养、拜师学艺发掘相声传统、艺术创新用相声针砭时弊,直到退居二线力捧相声新人,相声艺术融入了马季的生命,他成为一代相声人弘扬相声艺术的缩影。
专题:悼念马季
马季1965年在木偶片《画像》中演出
苦涩童年
像许多年过古稀的人一样,马季生于旧时代,成长于新时代。他的童年是苦涩的。因为家里穷,哥哥马树梁到天津学徒;妹妹马淑珍去了河北香河;马季跟着远房亲戚,到上海做学徒。
宏德织造厂专门织造“德”字牌的枕套和台布。傍晚,掌柜的下班回家,师傅又不在,发行所就成了小学徒的天下。这里有台收音机,马季听着节目半天不挪窝,《报菜名》、《开粥厂》、《批三国》、《地理图》、《大上寿》、《醋点灯》,都是他爱听的。如果不是时局发生历史性的转折,马季也许会继续在商海里浮沉。然而,命运之神把他推上了崭新的生活道路。
崭露头角
1953年3月,马季成为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的正式职工。每逢周末,工会都举办舞会或联欢活动。马季大展其才,最拿手的节目还是相声。
每逢假日,马季就泡在茶社和剧场里。听相声,手也不闲着,一手拿个馒头,一手拿支笔,边听边啃边记。在这段日子里,侯宝林、郭启儒的《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八扇屏》,高德明的《醋点灯》、《不离婚》,王世臣、赵玉贵的《一贯道》等,在他面前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1956年初,北京市举行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马季参赛的曲目是相声《找对象》,讥讽一个以貌取人的青年工人,险些上了特务分子设下的圈套,荣获一等奖。随后,马季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会演,他参赛的相声《都不怨我》讽刺某些邮政工人不负责任,屡屡出错,却总是说:“都不怨我。”到场观摩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白凤鸣、相声大师侯宝林也极为赞赏,侯宝林高兴地说:“我可找到学生了!”
两次机遇
1956年,马季正式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当时领导确定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都是马季的老师,侯宝林为责任老师。4个名师教一个,还愁不成才吗?
1957年,中国广播说唱团的全国巡回演出对马季的技艺是一个大的促进。马季的场次一般放在前面,下场以后,他站在幕边,端着茶杯,准备为老师润嗓子,同时全神贯注地观摩老师的表演。巡回演出归来,中国广播说唱团分为两个演出队,马季独领一军。这样,他异军突起,迅速打开了局面。
1961年,戏曲、曲艺界规模浩大的挖掘传统遗产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整理传统相声80段,付印成书,就是曲艺界人人皆知的“四大本”。当时马季获得一套“四大本”,如饥似渴,反复阅读。因为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相声艺术,马季势头迅猛的创新活动才根深叶茂,历久不衰。
“文革”后的再崛起
马季为相声事业拼搏几十年,先后有两度崛起:一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拼搏中崛起;再就是“文化大革命”后的再崛起。
还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期间,马季就创作了相声《老站长》。回到北京后,他又改写了脍炙人口的相声《友谊颂》。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相声《舞台风雷》、《白骨精现形记》。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相声。开创了相声露演于广交会之先河,演出了《新桃花源记》。“马季相声作品演出会”在全国六省巡回演出,大受欢迎。
马季的再崛起还表现在拓宽相声的题材方面,新创作品几乎囊括了古今中外、五行八作,清晰地勾勒出相声从市民艺术向全民艺术过渡的轨迹。其中最令人赞赏的是古为今用和针砭时弊。马季创作了许多歌颂型相声的精品。比较而言,难度比创作讽刺型相声要大些。马季把相声与对外开放和中外交流结合起来,创作了《友谊颂》、《彬彬有礼》、《我爱新加坡》等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