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蛰居四个多月的王小丫身体康复,重返荧屏。在养病的日子里,父亲王传庭陪伴她一起走过。谈起父亲,王小丫格外动情:“在我人生旅途上,父亲一直是我头顶的明灯,照耀我、激励我、支持我……”
王小丫
儿时王小丫与父亲在一起
家在凉山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凉山,父亲王传庭是当地的宣传部长,曾经为电影《奴隶的女儿》做编剧。母亲是知识女性。
几次想改名父亲没答应
王小丫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小时候,经常有男同学追着她喊:“你是一个树丫丫,你是一个脚丫丫。”好几次王小丫被弄哭了,要求改名字,父亲都没有答应。王小丫自作主张将名字改为王凯,还在作业本上整整写了一学期。父亲知道后,坚持让她用小丫这个名字:“你长大后会明白的。”
王传庭教育孩子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小丫4岁半就上学了,因为年纪小,非常调皮,不爱学习。王传庭很少呵斥女儿,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影响、感染孩子。小丫上小学三年级时,发现父亲每天晚上坐在书房里看书写字,有时家人都睡了,父亲书房的灯还亮着。王小丫很不解,父亲都是部长了,为什么还这么爱学习?
父亲在灯下伏案忙碌的身影深深刻在王小丫心里,潜移默化中,王小丫晚上也开始自觉地看书学习,有时甚至暗暗与父亲较劲,看谁学习时间更长。
勤奋的父亲是王小丫的榜样,她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懂事后,王小丫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感动得直落泪。
王小丫上初中后,父亲成了《凉山日报》的总编辑。受父亲的影响,她也立志做一名新闻工作者。高中毕业时,王小丫报考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中文系,但以几分之差与其失之交臂,最终被四川大学经济系录取。王小丫想复读一年再考。父亲认真开导她:“孩子,学经济一样可以当记者,将来做个财经记者也不错。”
当了记者才明白叫“小丫”的好处
王小丫进入大学后,父亲对她说:“咱们比试比试,看谁读的文学作品多,发表的文章多。”王小丫理解父亲的苦心,联想到这些年来父亲书房里温暖的灯光,决心不让父亲失望。除了学好专业课程,她还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她的文章获得了中国当代大学生散文奖。王小丫每发表一篇文章,王传庭就买一套新书奖励她。父女俩每次见面,谈的也是读书的心得体会。别的父亲大多关心女儿的吃穿,而王传庭更注重女儿的精神层面。
大学毕业后,王小丫进入四川一家经济类报社工作。初进报社,她校对、组版、写信封、打水扫地,什么都干,这与她憧憬的记者生涯大相径庭。父亲告诉她:“这是个积累的过程,过了这个阶段,当你真正成为一名记者时,就能独当一面。”父亲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王小丫,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王小丫记住了父亲的话,努力做好这些毫不起眼的工作。由于她思维敏捷、文笔出众,很快上了一线开始跑新闻。她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报纸上,因为小丫这个名字亲切随和,容易记住,读者很快就知道了报社有个叫王小丫的女记者。王小丫这才体会到父亲给她起“小丫”之名的好处。
因为整天风风火火,王小丫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问题。王传庭提醒女儿:“你要事业,也得要感情啊。”“爸,我向报社保证过,五年内不生孩子。”父亲一下子乐了:“我的傻闺女,我看你是忙昏了,不生孩子并不代表不找朋友不结婚呀。”父女俩都笑了。
父亲提醒 萌生深造念头
1993年,王小丫经人介绍,认识了四川大学经济系的一位老师。第二年,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见女儿有了归宿,而且工作得心应手,王传庭由衷地高兴。
然而,就在王小丫工作六年后,她供职的报社由于种种原因停刊。从令人羡慕的记者一下子成了“无业游民”,王小丫很失落。王传庭鼓励女儿说:“你的选择没有错,当记者这些年,难道你没有找到工作的乐趣?”他建议王小丫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
父亲就是这样,总是在女儿迷茫的时候,像灯盏一样将她混沌的心灵照亮。父亲的提醒让王小丫萌生了去北京广播学院深造的念头,王传庭对此非常支持:“去吧,万一不行就回来,家里有你的饭吃。”
考虑到女儿手头紧张,又要独自去遥远的北京,王传庭特意从老家赶来送女儿,并把4000块钱塞进了王小丫的手里。自己这么大了,不仅没有好好孝敬父亲,还要花父亲的钱,王小丫很难过,眼角涌出了泪花……
北漂岁月
1996年,王小丫离开老家,进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文学专业深造。第二年,在朋友介绍下,王小丫进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她像很多“北漂族”一样,以每月300元的租金,在中央电视台附近租了一间地下室,里面空气不流通,而且不能做饭,她一日三餐只能在外面对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