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版《哈利·波特与死圣》将于7月21日全球同步发行。
十年以来,一个戴眼镜的圆脸少年和他身边的朋友与敌人,一直牵扯着人们的神经——当年的顽童如今已然成人,但这种牵挂却从未改变。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被译成64种语言,全球总销量达3.25亿册,小说作者罗琳因这一系列图书的出版而
成为亿万富婆,而根据小说改编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甚至重振了英国电影工业的雄风。
如今哈利的命运即将最终定格在笔墨之中,结局已定,但人们未知。就像超女快男的粉丝们每周在贴吧里讨论谁是下一个离开舞台的选手一样,哈利·波特迷们早从半年甚至一年前开始,就将猜测《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终结篇的结局当作世界上最有趣、最严肃、最需要专业精神的问题来讨论。猜测哈利·波特的生死,成为本年度最流行的文字游戏之一;而自娱自乐为《哈利·波特》认真续写结局的,也是各派风格各家主张无所不有。
半个月后,这个游戏的答案即将正式揭晓。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小说的第七部也即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圣》将于7月21日全球同步发行。罗琳究竟会让哈迷们拥有一个怎样荡气回肠的结局,即将大白于天下。目前,《哈利·波特与死圣》(《哈7》)美国版已经运抵北京,预售狂潮提前掀起。数十万册《哈7》静静地躺在海关仓库里,等着被迫不及待地翻至最后一页。
猜想一 哈利·波特和伏地魔,谁死?
如果现在去追问一个哈迷最想知道的问题,一定会被对方嗤之以鼻——当然,全世界的哈迷和《哈利·波特》的作者、英国女作家罗琳一样关心哈利·波特的生死。为了杜绝他人写后传的心思,罗琳曾一度在个人网页上宣布将安排主角死亡,在完结篇《哈7》中,至少有两位主角死亡,人们据此揣测哈利·波特最终可能难逃一死。不过如果让哈利·波特死于非命,不仅哈迷们受不了,恐怕罗琳本人也难逃被人“遗弃”和“厌恶”的命运。
按照排列组合的解法,我们得到以下四种主要答案:
1.哈利活,伏地魔死
这个可能性较大,不过代价可能是罗琳不得不让配角成片阵亡。当然,按照人们的普遍思维习惯和审美愿望,大部分人是比较期待这种结局的,毕竟是正义最终胜利了。
2.哈利死,伏地魔活
这算哪门子结局?!这样怎么玩?可能性不大,不过也不排除罗琳给我们一个惊喜,这就看她说故事的水平了。故事说得好,可信,让伏地魔战胜哈利也不是不可接受。
3.哈利死,伏地魔死
这种同归于尽的做法,读来让人心生惆怅。对于那种极端的哈迷来说,不管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邪恶战胜正义,只要哈利死了,他们都不会开心。对于儿童和拥有童心的成人读者来说,这种血淋淋的结局终归不太好。
4.哈利活,伏地魔活
读完这个结局之后,你一定会觉得——悬着的心怎么还放不下来?搞什么搞,罗琳还想写续集??不是说好7部的吗?除非把伏地魔打成植物人或永远“封印”,这种活法才可以接受。
猜想二 哈里·波特和谁恋爱?
当哈利·波特对张秋献出初吻的那一刻,人们才愿意承认,他长大了。青梅竹马的赫敏、初恋情人张秋、似明似暗的金妮——谁才是哈利的女人?罗琳会在最后给大家一个交代么?
从《哈4》开始,哈利才刚进入青春期。当电影尚未上映之时,媒体报道的焦点就是哈利·波特的银幕初吻,不少哈迷们为此吃醋,甚至不惜攻击扮演者梁凯蒂不够漂亮。在这一集中,哈利并未正式踏入青春期,尽管他首次遇见张秋,而“当张秋对他微微一笑时,哈利的心一阵跳动”。直到哈利四年级时,他和张秋的关系才进一步发展,哈利邀请张秋作为自己的圣诞节舞伴,但输给了她的男友塞德里克·迪戈里。再后来,他惊奇地发现张秋多次找他,并试图同他谈话。情人节时,两个孩子接吻了。但最终他们之间什么也没有留下。
事实上,金妮才是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中第一位出现的女生。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为能够见到哈利一眼而感到兴奋。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金妮每一次都让人看起来神神秘秘,她对哈利的恋慕却越来越明显。直到《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哈利在小说的开始偶遇张秋,对她已经没有感觉,而突然对金妮来电。有哈迷认为这段感情太突兀,很有可能再次不了了之。但反过来说,罗琳不大可能在《哈7》里特地为哈利再增添一个女孩的角色,因此金妮可能成为哈利最终的感情归宿。
猜想三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未来如何?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采用七年学制,所有学生需要寄宿。圣诞节期间,学生可离校返家,也可选择留校过节;暑假期间所有学生必须离开学校。听上去这就是一段很普通的招生简章。不管你觉得这有多么虚幻可笑,但哈迷们说起来就是煞有介事——霍格沃茨是一千多年前创办的,具体日期不太确定,创办者是当时最伟大的四个巫师。而哈利·波特的故事,从来就和学校紧密相连。
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更重要的是,他是伏地魔惟一害怕的人。但是校长在《哈6》中已经死了。人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起霍格沃茨的未来。还有一个像阿不思邓布利多校长那样的人出现吗?——既慈祥善良又“孔武有力”,能够让霍格沃茨一直保持前进方向的人。罗琳让无可替代的校长死去,在完结篇里自然应该给大家一个关于霍格沃茨未来如何的交代。
(本报记者潘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