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演奏家郎朗一家,昨天下午走进《家庭演播室》,在演播室里,郎朗讲述了他荣耀背后的人生故事……
学琴被砸玻璃
郎朗的父亲原是
沈阳空军文工团的二胡演奏员,母亲年轻时很像明星杨紫琼。郎朗一岁时,父母用1000多元转业费加上借来的钱给他买了钢琴。小时候,郎朗学琴时曾被父亲打过,但郎朗有自己想法,常与父亲争执。父亲很严厉,过春节也要让郎朗弹琴。父亲打郎朗大多是吓唬,每次都由妈妈“救”他。父亲奖惩分明,因此,郎朗常得到卡通书和玩具等奖品。
郎朗9岁时,父子俩去了北京。为了儿子,父亲辞掉了工作,但父亲并没有告诉郎朗,只说换了个工作,正在度假。他风雨无阻地送郎朗去上课,两人还在摩托车上复习。一次,居委会有人找上门说,郎朗弹琴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因此甚至有人半夜砸破了郎朗家的窗玻璃,但最终还是被郎朗的执著和优美的琴声所打动。他家搬走后,人们都特别想念郎朗的琴声。
曾被老师劝退
当时,郎朗父母每月100多元的工资只够买食物。所租房屋的条件也不好。有次考试前,老师对郎朗说,不教你了,你以后成不了钢琴家,老师举出“反应太慢”等四条理由把他赶出了师门。父亲工作没了,自己学琴的老师也没了,一家情绪都遭透了。那天郎朗晚回家,父亲火冒三丈:“你就跳楼吧。”他却答道:“我还是吃药吧,我真的准备了100片药。”郎朗说,家长真的不该冲动,当初自己险些自杀。
后来又请到老师后,郎朗每次见到门口值班的老头就怕,担心老头告密说:“这个学生是那个老师不要的。”考试前,他整夜整夜睡不着,担心再遇意外。现在回想起这些,郎朗说,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太正确,学琴不一定要打,要看孩子的悟性和教育水准,否则打一百次都没有用。朗朗认为,教育应该以激励为主。艺术本来是讲究心灵平衡的,但很多音乐学院的孩子都有心理问题,每周需要上心理课。
从小爱争第一
在演播现场,郎朗见到了恩师周老师,他深情地以一曲《奉献》献给阔别已久的老师。周老师说,郎朗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同,特别爱学钢琴。一次,他见郎朗赤着膊汗流浃背,脚泡在凉水里在练琴,问他苦不苦,他说:“不苦啊,我高兴。”
周老师说,郎朗小名叫亮亮,第一次见他时,他才4岁,穿着一身军装,拿着一把玩具枪。但是一坐到钢琴上,他就很专注,他的手很大很软,是学琴的料。郎朗说,虽然爸爸是启蒙老师,但周老师教了他5年多。那时,再枯燥的乐曲他也会说“喜欢弹”,因为,他知道这能有效地训练手指。有次郎朗病了,但当他一听到同学翻琴盖的声音,就赶紧爬起来,抢在同学前弹出第一个音。郎朗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个优秀的钢琴教师,像周老师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