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冯小刚执导、葛优、黄晓明、周迅等8位明星参与演出的系列公益短片“全北京向上看——好事一条街”
首次向媒体公开并在全球网络首发。冯小刚作为主创代表面对媒体,又有许多“不俗”之语:“我不赞同这么追星,你喜欢他就花钱买电影票看电影就可以了……大家都说爱国,可是为什么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
的纪录片《南京》票房不好呢……”
冯小刚一番言语振振有词,如每次他“责骂记者”一样,还是那么冲。
只是如果说,以往他的愤怒是缘于个别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而尚可理解的话,这次他的言论则显得如此不够理性,甚至充满了逻辑漏洞,以致遭到网友的质疑——最简单一个问题:爱不爱国干嘛非要体现在票房上?
冯小刚的逻辑——
爱国就去看《南京》,追星就掏钱买票
冯导平时最恨记者断章取义,歪曲他的原意,为此,记者现将他在记者发布会上的原音重现如下(见楷体字),里面个别词句因口语表达欠缺严谨之处,为保持原貌本报未予处理:
“黄晓明拍的时候有很多影迷来到现场给他助阵,挺有意思的。但是我也发现作为年轻演员确实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生活在这样一种气氛当中,这些影迷也都是很远来到这里的,不管他干一件什么事情都是从外地赶来。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倒干扰了他们的工作,但是黄晓明很注意,很爱护他们的影迷。我不是特别赞同这么追星,你喜欢他就花钱买电影票看电影就可以了。”
“比如说大家都恨日本鬼子,可是人家美国人拍了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纪录片《南京》),我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一提起日本都非常愤怒,你就觉得他太爱国了。但是你没有体现到票房上去,《变形金刚》票房远远高过这个很多。有的国家的人民并没有喊很多,但是人家具体的做。我觉得大家最好可以具体做一些好事,而是少一种那种愤怒的责骂,我觉得这还是素质的问题。”
老板请明星吃饭是做实事,粉丝来围观就不算支持
“这件事是我把世贸天阶的两位老总拉下水,希望他们可以配合,需要他们的资金、场地、人力,甚至我们天天在这里拍戏,两位老总从早上到下午陪每位明星用餐,给他们买冷饮,两位老总都是这么带头。经常说房地产商是惟利是图,人家说我们是希望能够身体力行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所以我想以后还会有合作,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根据冯小刚的上述言语,有网友对其逻辑做出如下总结:“可以看出冯导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你喜欢他就花钱买电影票看电影就可以了’的潜台词是不是‘看我的戏就行了,我——你就甭看了,懒得答理你们’。支持我对他做出以上判断的论据不只这一条,因为他紧接着又谈到纪录片《南京》,他的意思是,《南京》票房不高说明中国人只把爱国放在嘴上,而他认为爱国应该体现在票房上,你花钱看戏才是爱国。人的观点是自由的,我们不反对冯导这样理解,但奇怪的是,他后来为什么又在记者面前‘表扬’支持拍片的房地产老总亲自陪明星吃饭呢?以他的这套实际哲学,理应是——饭就不必吃了,老总你把钱拍这就行了啊!个人认为,这是严重的个人价值观和逻辑矛盾。”
试批冯小刚的逻辑漏洞——
《南京》票房低是人们不爱国吗?
在冯小刚看来,国人当务之急是应该做些具体的事情,而少些愤怒的责骂,“大家都说爱国,可是为什么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南京》票房不好呢?我劝大家不要光喊口号,只说不练也是没素质的一种表现。”除了抨击国人没有把爱国心体现到票房上去,冯小刚还强调了《变形金刚》的票房远远高过《南京》。
■社会学教授:这样的观点缺少理性
对此,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于海认为不能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作为判断爱不爱国的依据。“这个片子是不是有更多的人去看,是和片子的市场推广有很大关系的。一般人从《南京》这个名字不见得就联想到南京大屠杀,硬要这样讨论可能会引起很多争议。”“我们很容易就在爱国主义这个话题上过激,表现得缺少分析性,把一个并不太相关的事情一定要提高到爱国主义这个高度。到最后你就发现,一般为这种态度所发生的口水战,两方观点都缺少理性。”
■传媒学教授:电影院承担不起“爱国教育”重担
“非要把它联系到一起也可以,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它有关联性,就像我们提倡用国货。但他是有条件的关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反驳了冯小刚的观点:“《南京》更多地起到一种教育作用,我们很难要求所有的人都进电影院去接受这种教育。我们通过别的媒介也在完成这种功能,比如电视。在大范围看到更多的正面的教育、警示作用的东西,老百姓是接受的,但是你不能要求进电影院的那一部分观众也一定抱着这个目的去看电影。所以票房与爱不爱国没有直接联系。”尹鸿认为,媒介的功能在发生变化,包括纪录片和一些现实主义电影,现在通过电影院这个终端去销售不是最合适的方法了,因此电影院也不能承载起“爱国教育”这么重的担子。
■电影营销人士:
纪录片与商业片拼,《南京》当然不敌《变形金刚》
新影联院线营销策划部经理周宇更明确地告诉记者:“不能拿《南京》的票房和《变形金刚》比,它的票房没有《变形金刚》高也不能说中国人不爱国。”他分析了多个原因:《南京》不是商业片,只是一部历史纪录片,纪录电影的一般规律就是不如故事片市场大;这部片子以一种小范围、长时间的方式来上映,每天只有三四家在放,滚动轮流放,会一直放映到年底,但放映不会太密集,不像一些大片集中放映能有一个集中的票房数字;另外《南京》片长短,票价低,总票房肯定赶不上《变形金刚》;《变形金刚》作为商业电影,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片子,话题比较娱乐,各种媒体都会登,《南京》的话题是严肃的,一些娱乐媒体不一定特别多的关注。周宇说:“把历史纪录片放在商业片的环境中去竞争,当然竞争不过人家,又怎么能怪观众不爱国呢?”
粉丝想见偶像一面,要求过分吗?
说起现实中粉丝与明星的关系,冯导表示,当时拍摄时还真有粉丝围观,有的甚至是从外地来的,冯小刚觉得这种追星方式很不好,他简化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喜欢谁,买张电影票多好,何必大老远地跑来。”
■当年人们想见毛主席的心情和粉丝想见明星一样
《快乐男声》冠军陈楚生的粉丝盒子(网名)说其实粉丝要见自己的偶像受益者是明星:“只有见到偶像并亲身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时,粉丝才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你身上。”
于海对粉丝的追星举动表示出最大程度的理解:“所有的人,古往今来都有崇拜心理,尤其某一段时间,对某些事物某些人他会心生崇拜,比如我们崇拜战争英雄,崇拜政治领袖。我想到我年轻的时候,我见了毛主席三次,想想那个时候在长安街排队排几个小时,只看见模模糊糊的身影,大家相互告诉那就是毛主席,真的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和今天的年轻人对各种各样明星崇拜,内心的根源都一样,寄托着自己的一种人生极致状态的梦想。所以,看到今天的粉丝,我不奇怪,这一段年龄就是追星的时候,就是容易被鼓动的时候。这段年龄无论对爱情对友谊对他人的赞美,都是无保留的,可以说是缺少反思、反省态度的。”
■粉丝有一时发烧的权利和自由
“对这样年轻人的追随我们真是应该抱着一种过来人的大度,你要让他们有发烧的权利和自由,你让他经历了他才会知道怎么回到合理的道路上来,绝大多数人不会永久发烧。
“今天是个娱乐时代,一个造星的时代,也是一个造粉丝的时代。今天整个的娱乐都是高度的商业化,是由市场和商业在推动着,粉丝跟着,才会有文化产品极大的流通。冯小刚现在拍的电影也都是商业电影,主要看票房价值,粉丝对商业的贡献一点不少,正是他们盲目、他们不理性、他们这样追,才带来了娱乐的商业化,冯小刚不能得了便宜再卖乖,所以我觉得冯小刚对粉丝没什么好批评的。”于海觉得名人不能只为自己的作品负责,面对粉丝,他也是有社会责任的。“你成名了不光需要别人买你的电影票,也要面对别人对你的追随。”
记者采访了多个粉丝会的会长,大家都觉得,疯狂追星肯定不好,但是如果有机会见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当然还是希望见到本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否则,老总怎么愿意亲自陪明星吃饭呢?机会难得嘛。
只因做了“实事”,老总就可随便陪吃饭?
因为整套短片的投资全部由世贸天阶提供,所以冯小刚不忘调侃一下投资方的两位老总:“我觉得这件事是我把世贸天阶的两位老总拉下水,希望他们可以配合,需要他们的资金、场地、人力。甚至我们天天在这里拍戏,两位老总从早上到下午陪每位明星用餐,给他们买冷饮,两位老总都是这么带头。经常有人说房地产商惟利是图,希望他们能够身体力行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显然世贸天阶的领导层已经这样做了。”
■世贸天阶老总:我们可不是追星族
记者会上,世贸天阶的樊献勇总经理曾表示能资助拍摄公益短片非常开心:“冯导让我们参与,我们能够奉献,我们都非常的快乐。”
8月27日,记者就网友质疑的“亲自陪明星用餐给明星买冷饮”一事,电话采访了世贸天阶董事长吉增和,他承认道:“有,他们挺辛苦的,夏天又这么热,给他们弄点儿饮料,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吃个便饭。”
“为什么这么周到,是不是因为他们是明星呢?”记者问。“那到不是,像我跟樊总这个年龄都不是追星族的年龄了。电视电影平时都很少看,虽然冯小刚是著名的导演我们很尊重他,但是我们并不是那种追星族。”吉总回答:“我们是对这件事的支持。”
■网友:什么要亲自陪明星,给钱不就完了吗
对于网友为“什么要亲自陪,给钱不就完了吗”的提议,吉总觉得挺可笑:“我们中国人来个朋友一起吃个饭也是正常的事,明星也是义务来做的。我跟他们吃个饭还是很正常的,跟年轻人追星是两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