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阿拉斯加之死》(IntotheWild)由奥斯卡影帝肖恩-潘执导,改编自克拉考尔的小说,讲述克里斯托弗-麦坎德利斯独自在阿拉斯加州的荒野中生活了4个月,最后活活饿死的真人真事。肖恩-潘不但担任该片编剧和导演,还亲自扛着摄像机拍摄了其中相当一部分画面。在他的镜头里,阿拉斯加美得惊人。尽管好莱坞对这种“
人与自然”的题材向来兴趣不大,但在政治上异常激进的潘带着同样的热忱投资这一计划,只为实现一个梦想。
肖恩-潘(右)亲自掌镜,在阿拉斯加的荒漠中拍摄
缘起:肖恩-潘10年的坚持
今年7月,发行方派拉蒙影业曾举行《阿拉斯加之死》的放映会。看着别人看自己的电影,肖恩-潘十分紧张,不断起身出外抽烟。花了10年时间才拍成这部电影的潘,在谈论影片时表现出一种与片中主人公麦坎德利斯一致的顽固,甚至能在他身上看到麦坎德利斯的影子_他们都拒绝与体制妥协,用自己的方式拥抱世界。
潘在接受采访时说,1996年小说《阿拉斯加之死》问世后不久他就读了这本书,当时就下定决心把它拍成电影。问及这本书哪里打动了他,他有点不耐烦地回答:“不是我狡猾,看了这部电影你就知道了。”
潘本来希望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主角麦坎德利斯,马龙-白兰度扮演罗纳德-弗朗兹_退伍军人,在麦坎德利斯去阿拉斯加之前与他成了莫逆之交。岁月荏苒,白兰度已经去世,成片中,扮演弗朗兹的换成了哈尔-霍尔布鲁克,麦坎德利斯则由当红新人埃米尔-赫斯基扮演。为了展现影片最后麦坎德利斯骨瘦如柴的形象,赫斯基减去了40磅,几乎是他原先体重的四分之一。此外,他还要拍许多难度极高的戏:在湍急的河流中驾驶皮艇;在冰冷的溪水中裸体漂浮;面对一头庞大的灰熊几英尺距离不能却步。除了体力上的挑战,赫斯基还要表现出这个角色的怪性格,比如有一幕戏是他对着苹果说话,导演希望借此表现麦坎德利斯的天真。
影像:师承伊斯特伍德
从一开始,潘就决定全程实地拍摄这个故事,剧组花了8个月时间几乎重新走了一遍麦坎德利斯走过的路_从加州海湾到北达科他州的迦太基;从大峡谷到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从加州沙漠中的塞尔顿海到一个叫做“石板”的古怪之地……影片颇有纪录片的风格,注重描绘壮丽的美国公路之旅,让人联想到斯坦贝克和凯鲁亚克的小说。对潘和他的团队来说,这却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幸好我不需要负责安排运输。”潘说,“拍摄非常艰难,我有很多非同寻常的要求。”比运输更难对付的是资金问题。拍摄资金一度吃紧,潘只能从自己的口袋掏钱出来。
尽管《阿拉斯加之死》的摄影师是埃里克-高蒂尔,不过潘有时也亲自掌镜,站在齐腰的水中扛着摄像机。该片影像成就还需要感谢潘的两位“导师”_曾在《细红线》和《神秘河》中分别执导过潘的名导特伦斯-马利克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配乐:“珍珠果酱”主唱献歌
电影的配乐也出自潘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音乐和歌词能讲道出一部分故事。”他说,“我喜欢《毕业生》以及《哈诺德与莫德》中处理音乐的方式。”潘本来的想法是使用几首风格不同的歌曲,不过看了赫希的表演后,他说开始听见了“珍珠果酱”乐队主唱埃迪-韦德的声音。他把粗剪版本给韦德看,对方据此写出了一首气势恢弘的灵感之作。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在影片一个个章节的标题出现时响起。
潘说自己和剧组讨论过是否使用闪回以及画外音等形式,最后这些他都用了,他甚至还摘录了麦坎德利斯日记中的片段诵读,不过他从一开始就决定使用章节标题这一传统小说中的形式,“这个故事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我觉得这个孩子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自己尤为丰富、完满的人生。这些章节都是他的生活,很少有人如此生活。”
《阿拉斯加之死》背后的谜团
1992年春天,克里斯托弗-麦坎德利斯,这个24岁的弗吉尼亚州小伙、埃默里大学高才生,在浪迹美国两年后带着一把来复枪和10磅大米进入了阿拉斯加州的荒野,住进了泰克拉尼卡河边的一辆废弃公车。他在那里从4月末住到8月末,最后活活饿死。他的尸体当年9月才被发现,当时已经腐烂,仅重67磅。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成了一个谜。一些当地人认为麦坎德利斯毫无野外生存的经验,另一些人猜测这个散尽家财,与家人断绝关系并且给自己取名为“超级行者亚历山大”的小伙有精神病。
根据麦坎德利斯的经历,乔恩-克拉考尔出版了小说《阿拉斯加之死》,他的看法是:麦坎德利斯的生存技能并无问题,他有可能不当心食用了一种野生土豆的种子而中毒身亡。克拉考尔认为,麦坎德利斯并不是疯子,相反,按照杰克-伦敦或者梭罗的逻辑,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孤独的探索者,一直在探索自己内心的风景,追寻着与大自然更确实可靠的关系。
克拉考尔的观点赢得了一些人的支持,那辆废弃公车成了“行者”们心中的“圣地”,他们让其中的一切都维持麦坎德利斯死去时的原样,并且添置了许多纪念品。随着电影《阿拉斯加之死》下周公映,这个地方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旅游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