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小小的
演员,但是你也有机会为你的祖国做一点贡献
“中国要在全球增强文化影响力,就应该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2007年初,北大教授张颐武用这样一句话向某周刊记者形容章子怡对于中国文化的作用。几天之后,这句话在“极尽断章取义之能事”的狗仔队的嘴里变成了火药味十足的“一万个孔子不如一个章子怡”。这种别有用心的“篡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对于由此引发的争议,章子怡只是简单地笑了笑。是的,一旦上升到这种文化的高度,作为当事人的她——而且还是28岁的女孩——又该怎么接招呢?但我在与她的几次采访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在好莱坞,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形象。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它让我每一步都必须走得踏实。我必须尽可能地演好我的电影,把中国人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无论是在洛杉矶的中国大戏院,还是美国CNN、NBC国家电视网,无论是在《TIME》、《新闻周刊》,还是《BAZAAR》、《VOGUE》、《ELLE》这些顶级时尚杂志,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她那最美的一面。当然,我们不能说章子怡已经征服了世界,但至少她传达出今天中国的一种姿态——青春、自信、优雅、活力。当她在美国纽约中心公园为爱滋病儿童筹集善款时,当她邀请U2的主唱波诺和莎朗·斯通来中国开展慈善事业时,当她在BAZAAR明星慈善夜上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出近13万的善款时,当她面对美国记者用英文调侃着说道见到布什后想问他看过几部中国电影时,当戛纳电影节60周年的海报出现了她的身影时……她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演员,而是联系中国和世界的一条纽带。因此,《TIME》才会在“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给她留下一个席位。也因此,她才会捧起“影响世界华人”的奖杯时动情地说道:“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和这么多不同行业的精英成功人士一起来分享这个奖项,我想骄傲地勇敢地对自己说,‘虽然你是一个小小的演员,但是你也有机会为你的祖国,为你的文化,为你的电影去做一点你的贡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日本,旅日学者毛丹青在他近期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名为《章子怡的微笑让日本人了解中国》的文章,他写道:“当章子怡频繁出现于日本杂志的封面上的时候,许多日本人是可以理解中国的微笑的,从某种意义上,她是中国形象的一个标志。”
在《艺伎回忆录》公映后,章子怡曾接过一部故事写得极其精彩的剧本。她在里面扮演一个移民局的女翻译,讲的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但剧本中流露出的种族歧视实在让她无法接受,她拒绝了,“因为这违背了我的原则,我不能为了拍一部电影去违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托马斯·弗里德曼说:这个世界是平的。而章子怡无疑是这个“平坦世界”最生动的注脚。著名华裔影星卢燕说:“记得我进入好莱坞时,一部日本题材的影片是绝对不允许非日籍演员来主演的。可是现在《艺伎回忆录》邀请了中国演员,《加勒比海盗3》也邀请了中国演员。这不是偶然,这是美国电影趋向国际多元化的结果,更是中国当代文化走向世界的结果。”
她的观点和张艺谋不谋而合,对于章子怡的成功,他说道:“首先是时代,中国的文化开始在世界上广泛地受到关注,是这个时代造就了章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