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将在月底开课,记者昨日获知,因为此次前来讲课的专家个个有名头,甚至还有来自李安母校的洋外教,顿时吸引大批编剧报名充电,连内地名编剧芦苇、杨争光也甘愿当起学生。昨日记者采访了这两位编剧,二者均认为中国编剧生存现状其实是跟“无组织”有关。
美著名电影学
院教授来陕上课
芦苇当年写过《霸王别姬》,杨争光则是《双旗镇刀客》的编剧,多年来,他们都是中国编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此次均放下工作来“充电”。芦苇既是此次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的学生,还做了老师。
在这次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中,有两位洋教官将现身,杰尼特内布里斯来自华人导演李安的母校——纽约大学剧作系;理查德沃尔特则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系(《教父》导演福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母校)。
芦苇称这两人来头不小,“美国杰出的电影导演人才都是这两个学校培养出来的,李安也是。这两个学校被誉为全世界电影学院圣地。我们都知道影视作品的灵魂是靠剧本,通过这个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我们系统地、带有研究性地对剧本的创作规律进行梳理、研究、推敲,进行强化训练。美国的专家告诉你什么是基本规律,用什么手段、方法影响你和观众之间的沟通,让观众更喜欢”。
杨争光甘愿来当学生,则是“因为以前我们都看美国的电影,但没有跟人家的编剧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过,没有讨论过编剧操作中的情况,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对于好莱坞模式是否会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芦苇称:“编剧的模式是全世界通用的,戏剧技巧也是这样。”
国内编剧“无组织”维权难
在中国,编剧是很寂寞的一群人,芦苇说他干编剧已经20多年了。“编剧的工作是幕后的,要完美地完成影片的灵魂,包括导演、制片人都有很多助手,但编剧是独自完成对未来电影的构想”。
杨争光说,在美国,即使同样是编剧,分工也很细,有的人只需要勾勒蓝图,有的人专门负责台词。“在中国,我们没有那么细的分工,这就要求我们的编剧是全能型的”。
尽管这样,中国编剧的地位近年来也陷入尴尬的境地,有“戏成无功戏败有过,薪酬不高还遭拖欠,署名权常被剥夺,作品被无情修改”的说法。年初,不少编剧集体跳出来维权,却无果而终。杨争光分析原因:“这个不是编剧联合起来就能推动的事情,我们现在是没有像美国编剧协会这样的组织,而我们的电影协会等对这个问题又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我们的电影产业还没有达到工业化、产业化的程度,这些都影响到编剧的生存环境。” 本报记者 唐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