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
丑闻背后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需要的》始于波兰斯基接受英国记者采访的档案片。他说,自己就像是一只老鼠,被别人玩弄着,跑来跑去。
受害人代理律师道格拉斯·达尔顿、公诉人罗杰·古逊在沉默多年后,也在片中将当时的场景描述成了一场“超现实主义的戏剧”。二人回忆,当时的媒体对波兰斯基怀有偏见,认为他一向目中无人,行为放荡。
法官里特邦德为了取悦媒体,一次次说服大家要严惩波兰斯基,以证明审判的公正、公平。同时,很多与本案无关的司法人员,利用私人关系向法官建议:“看他那幅德性,早就该被送进监狱。”
形形色色的流言蜚语,无处不在的小报记者,每个人都在道听途说,每个人都在以讹传讹,中伤与诽谤主导了法官的审判。今天来看,波兰斯基的罪行显然是被夸大了。以至于公诉人古逊在纪录片中也坦言,当时的情形下,波兰斯基的逃亡“ 并不意外”,或许那是他唯一的选择。
法官里特邦德在1993年去世,这对《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以及被渴望的》而言是个遗憾,没人能说清他当年的真实想法。波兰斯基本人也没有接受导演的采访。或许30多年来,每家媒体对这件事的细节报道都不相同,让他实在不想再去争辩什么。
波兰斯基早年出过一本回忆录,在书中他曾谈及此案。他认为,与13岁少女萨曼莎·盖里发生性行为,实属“两厢情愿”。“那时,她的身体已发育成熟,看上去有20多岁,且在性观念上极其开放。”
如今44岁的萨曼莎,也出现在了泽诺维奇的纪录片中。当然,她否定了“两厢情愿”的说法,仍坚持自己是服用了波兰斯基给她的香槟和药片之后变得昏昏沉沉才和他发生性关系。但她表示,自己早已原谅了波兰斯基,并支持“他有权作为一个自由人重新回美国来”。
在片中,导演泽诺维奇并没有对“强奸幼女案”提出明确结论,她只是尽量多地提供事实:波兰斯基是谁,他做过什么,没做什么。至于他究竟是一个逃避法律制裁的胆小鬼,还是一个犯过错误的伟大导演,看过影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