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之夏,奥运之前,一只吊儿郎当、肥得看不见自己脚趾的熊猫阿宝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老家中国也狂卷亿万票房,他肥得是如此“惊艳”!为什么?因为他会功夫,他热爱功夫,他为励精图治的华夏大地带来了欢笑与自信。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可为什么拍出《功夫熊猫》的不是我们?为什么……
早在十年前好莱坞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十年前的夏天,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动画片《花木兰》。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以其独到的眼光,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演绎为具备文化和时尚要素结合的动画大片,风靡美国。今夏的功夫熊猫无疑又成功了,虽也难脱好莱坞式的平民英雄加搞笑励志的帽子,但这次梦工厂创造的形象的确是老少咸宜的,并且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功夫,建筑,音乐,哲理,处处体现出一种恬淡与和谐的气质。
在角色转换上,一只大肥熊猫与一位救世主式的“神龙大侠”如何统一起来,其间的矛盾对立支撑起了整个故事架构;在导演的镜头下,熊猫阿宝够可爱、够懒散、够搞笑、够实在,最重要的是他对梦想够真诚;欢笑之余,我们确实能体会到喜剧之王里周星星式的感动,用在阿宝身上就是他骑在烟花爆竹上喊的那句:“我爱功夫!”———这份梦想支撑着他在师父百般刁难中坚持下来,他会对师父说:“没有什么比让我过上原来的日子更羞辱人的了……我留下来是相信如果我可以改变,那个让我改变的人正是你。”当师父和徒弟都彼此真诚相待的时候,他们也开始了将不和谐变为和谐,不可能渐渐变为可能。
我们理所应当热爱《功夫熊猫》,不仅仅因为片中充满了中国元素、搞笑元素,最重要的是导演将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积极的主题:全力以赴、自信坚韧。我们实在不明白,那个所谓的熊猫艺术家还站出来抵制它什么。“心如此水,动则不明”……我们从乌龟大师那听到许多中国式的哲理;我们从浣熊师父与大龙的关系中也感受到了中国人那种关于情与义的细腻感情;甚至导演还从威猛五侠生活中展现如禅定、书法、针灸等中国文化的符号……其实,大多数观众不仅从影片中获得欢笑还看到了理解与宽容,导演马克·奥斯本研究了几十年的中国文化,带领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位艺术家,花了5年时间拍这个片,纵然可能有瑕疵,他也是值得我们为他起立鼓掌的。
也许,阿宝是个“华裔美国小朋友”,就像《功夫之王》里那个小孩,机缘巧合畅游在古老中国的功夫世界里。他身上的中国元素仅限于熊猫的外衣,他那大大咧咧的搞笑气质更接近现代人的心理,感动之余,还有欢笑,很完美,我们何必羁于一个动物形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