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
《编辑部的故事》
《西游记》
《士兵突击》
核心提示:据统计,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我国电视剧总产量增至5875集;2007年,电视剧年产量达529部、14670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
讲述者郑晓龙(著名导演 代表作《渴望》、《北京人在纽约》、《金婚》)
据统计,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我国电视剧总产量增至5875集;2007年,电视剧年产量达529部、14670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不过在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室内长剧《渴望》的著名导演郑晓龙看来,中国只是电视剧生产数量上的大国,“我们在电视剧生产水平上不是强国。从单纯的制作角度上讲,制作方式变化不大,还没有形成工厂化和规模化。此外,目前电视剧的制作已经形成市场,但播出并没有真正市场化。”
郑晓龙
30年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后来实现了没有?
当时我最想的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觉得愿望是实现了。
现在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说一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北京人在纽约》,看了这本书我才决定买下电视剧改编权。电影则有很多。
这30年,除了时间,你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思想的变化。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还是做回制片人。
现在生活节奏完全变了,你喜欢快还是慢?
年纪大了,快不起来了!
你喜欢你现在的职业吗?
喜欢,电视剧创作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
对你居住的城市有什么要求?
没有什么要求。
爱情、友情、亲情在你的生活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亲情当然是第一位,友情同样很重要,出门在外朋友是很需要的。
如果让你感恩,你最想感谢谁?
感恩家人,为了拍戏没时间陪家人。
80年代拍片“不招人待见”
1981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问世,轰动一时,这部电视剧也“震撼”了郑晓龙。作为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拨大学生,郑晓龙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投身电视圈。1982年底,他加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时还称做北京电视制片厂。刚开始是当编剧,郑晓龙说:“王朔写了个小说《空中小姐》,我给改编成电视剧。后来为了给老舍平反,1984年国家投资给我们,拍了第一部长篇电视剧《四世同堂》,我做责编。我们单位和电视台都是事业单位,拍电视是完成任务,没有赚钱的概念。”
郑晓龙说,当时几乎所有电视台都陷于“粮荒”中,一般电视剧就是上下集,今天播了上集,下个星期才能播下集。当时飞天奖里有一个奖项叫“丰收奖”,奖给一年能生产12集以上电视剧的单位,可见“粮荒”程度,而且当时拍电视还“挺不招人待见”。“就像电视台拉不到广告也得工作一样,我们那时候拍剧就是工作任务。”郑晓龙说,整个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的制作力量大多还是来自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局的力量。那时候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央台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时间稍晚,但以翻拍经典名著著称。
《渴望》首创“置入性广告”
1987年,《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35岁的郑晓龙已经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管生产的副主任。他与中心主任李牧正在考虑,拍电视剧如何发挥生产力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他们想到了拍“室内剧”,然而“拍什么”是个问题。1988年,郑晓龙和李牧、陈昌本、李晓明住进蓟门饭店,他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琢磨讲一个女人的故事,传统的美德在这个女人身上都要有,再将各种磨难放到她身上……每个人发挥想象,讨论完,李晓明写了个17万字的大纲,后来成为《渴望》的剧本。
“拍什么”想好了,大家又对“怎么拍”发愁。当时电视台没有摄影棚,郑晓龙只好向军队借了两个非常简陋的篮球馆开拍。因为是同期录音,每天早晨全体人员都要齐心协力地“赶鸟”。虽然预算也就100多万元,但中心没这“闲钱”,于是郑晓龙他们拉起了赞助,洁厕灵、矿泉壶等都拉过,通过“打个名字”、“给点镜头”种种形式做软性广告。可以这么说,《渴望》除了是我国第一部室内长剧外,也是国内电视剧“置入性广告”的始祖。郑晓龙说:“《渴望》播出后(1990年首播),万人空巷,据说还降低了北京市当年的犯罪率。”因此,《渴望》剧组得到公安部门的表彰。这部苦情大戏的开播,当年还与北京三环路开通一起被列入北京市三件大事之一。
也许是《渴望》太“苦”,同题材的苦情戏很难再超越它的高度,郑晓龙决定另起山头,改换题材搞喜剧。1990年和1991年,郑晓龙网罗王朔、冯小刚等人在友谊宾馆策划组织了《编辑部的故事()》。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播出,成为国内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不过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郑晓龙回忆,当时有些领导认为这题材太玩世不恭。正当这部取材于社会热门话题的作品面临被“毙”风险时,剧组意外得到了中央领导李瑞环的支持。该年元旦,李瑞环视察“中心”时,冯小刚“斗胆”向李瑞环提问:“您看没看过《编辑部的故事》这个戏?”结果李瑞环表示了肯定。
《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接连取得成功,郑晓龙名声在外,可他依然是“二百五”导演——一部剧拿镜头费、劳务费共250元工资。郑晓龙解释说:“当时《渴望》花了102万元,平均一集两万元,放到现在这点钱根本不可能拍电视剧,算是压低成本的极限了,可是各地方台也只是按1分钟15元的交换价格买剧,最后我只收回来59万元。后来又拍《编辑部的故事》,投入150万元,收回97万元,赔啊。没有办法只有拿250元工资。”
贷款“让北京人去了纽约”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兴起“出国热”。因为妻子出国,郑晓龙“有感而发”在1992年筹划了《北京人在纽约》,准备到美国实地拍摄。不过拍摄前经费不够,预算150万美元对当时全年事业经费仅有180万元的中心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郑晓龙、冯小刚等人一心想打造“中国第一部完全在境外拍摄的电视剧”,他们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通过郑晓龙的“私人关系”,他们找到三九胃泰的老总想“化点缘”,但对方对1000万元的赞助爱莫能助,但令郑晓龙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对方居然无偿给了他们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让他们非常感动。余下的钱全部是通过银行贷款的。当时媒体评价:“在中国的电视制作史上,第一次有人依靠贷款摄制电视剧。”
而《北》剧也终于让郑晓龙他们“赚钱”了。央视以5分钟贴片广告的形式,买断了它的国内版权和海外版权,郑晓龙他们将这5分钟的广告全拉满了,总计1000多万元,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赢利70万元。而央视通过首轮播映收入高达4000万元。
1995年,郑晓龙又“尝”天下鲜,与全国28家省级电视台签约开办了中国首个国产电视剧精品剧场——“常青藤剧场”,推出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无悔追踪》等名剧,当时有不少公司效仿,但都失败了。“常青藤”一开始也是通过银行贷款筹集拍摄资金,银行要求一年还钱,郑晓龙8个月就还了。
郑晓龙总结说,上世纪90年代,可以作为中国电视文艺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电视剧最具标榜价值的黄金10年。这10年,中国电视剧在创造力方面全面突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视人和一批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也推动了观众欣赏习惯和观念的转变。如今的电视剧,某种程度不过是对那个年代的一种复制与翻版。
《金婚》让离婚率下降
经历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辉煌的上世纪90年代,郑晓龙在21世纪突然沉寂下来,“有人说我只会当领导,不会拍电视剧了。”但在2007年,郑晓龙“为了养家糊口”,仅花了4个月零8天就拍出了50集的《金婚》,再创收视率新高。郑晓龙不无自豪地说,有人又评价《金婚》让整个社会的离婚率下降了。
回顾中国电视剧30年,郑晓龙分析说:“第一个10年,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基本上处于积累和人才培养的阶段,第二个10年是井喷的10年,第三个10年是民营资本开始进入电视剧市场的10年。第三个10年同时又是群雄并起的10年,也是影视剧开始市场化的10年。制作方开始注重经济效益,以营利为目的已变得愈加明显,收视率成为各电视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第三个10年一方面是电视剧风格样式更多的10年,同时也是电视剧数量暴增的10年。”但他也不无忧虑地表示:“30年来,我们已经成长为电视剧数量上的大国,但总体质量差强人意。电视剧的小作坊生产状况从电视剧产生到现在基本上没有改变。电视剧生产应该规模化、工厂化,而这需要很多环节的共同努力,包括电视台应该善待电视剧制作公司,播出平台也要形成竞争局面。”
第一部连续剧成本10万元拍了100天
1978-1985年
《敌营十八年》“贺岁”
在中国电视刚刚起步的5年里,电视台的一切运营费用完全由国家财政投入,必要的技术设备和制作经验都极度缺乏,电视传输的网络设施覆盖面很窄,而且家用电视机尚属于奢侈品,平均1500人拥有一台电视机。这个时期的电视剧主流艺术样式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摄的单本剧(长度1到2集、每集长约45分钟)。1978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剧团和北京电视台(1978年改组为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了电视剧《三家亲》,它是中国第一部从室内到室外、实景拍摄的电视剧。据统计,1980年生产出了130多部单本电视剧,这个数字是1979年的6倍。
1981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内地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问世。该剧一共9集,央视史无前例地拨出10万元拍摄,对播出时间的安排也颇显经营意识——春节期间播出,这部电视剧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贺岁片”。据《敌营十八年》的导演王扶林回忆,当时电视台出了三个人,一个美工,一个制片,加上他本人,开始到处招兵买马,后来用了100天完成拍摄。
1986-1989年
《红楼梦》、《西游记》上荧屏
很多人认为,中国电视剧的“正史”应该从1985年算起,告别了模仿电影的历史,涌现了《便衣警察》等现实题材作品。更重要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接连被搬上荧屏。
1987年5月2日,36集电视剧《红楼梦》在北京和香港同时播出,舆论赞誉该片是一部“金碧辉煌的巨片”。与《红楼梦》有着同样影响力的是1988年集中完整播出的25集电视剧《西游记》。这部由杨洁担任总导演的电视剧也首创了中国电视剧出国拍摄的先例。《红楼梦》、《西游记》也让中国电视剧第一次走进了海外市场。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两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分别等到1992年和1998年才与观众见面。
1990-2000年
最具标榜价值的黄金十年
1990年,我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诞生;1992年,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1993年,第一部海外拍摄剧《北京人在纽约》首播。
承接1992年《戏说乾隆》带来的“戏说”热潮,1994年,《宰相刘罗锅》创下古装电视剧高不可攀的收视率。接踵而来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则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续拍最多的系列电视剧。而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也在1998年播出。此外,从公安系统转行当作家的海岩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997年)奠定了“海岩剧”“涉案+爱情”的模式,而后来“海岩剧”的造星能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2001-2008年
张纪中模式 军旅剧红火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电视机拥有量为3.5亿台,43套卫星节目,8000多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虽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电视剧在娱乐中所占的分量有所下降,但是仍不乏重量级电视剧出炉——张纪中的金庸剧、胡玫的帝王剧,还有以《亮剑》为代表的革命军旅剧以及《金婚》等家庭情感剧。
张纪中的实践,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开拓了一种新模式,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制片方式——制片人中心制。
除了金庸剧火热以外,军旅剧火热荧屏也颇为值得关注。《士兵突击》的制片人李洋表示,改革开放使得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在这背景下,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反映出中国人对民族国家的高度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