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华商网讯(记者 张茹/文
刘强/图)2008年4月10日,西安。因为一部引发社会思考且获奖无数却未能在国内公映的影片《盲井》,让很多影迷记住了
一位与众不同的导演,他就是李杨。李杨曾经说过,要拍“盲三部曲”,在继第一部《盲井》后,第二部关注被拐卖妇女的影片《盲山》今天正式走入西安,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叩响每一位观众内心最深处的门锁。该片直面现实,十分震撼,而李杨内敛、不露痕迹的导演技巧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此,华商网记者今日在李杨导演下榻的酒店对其进行了专访。
“《盲山》反映了中国的道德问题”
据了解,李杨当初是自己借钱筹备400多万来拍摄《盲山》,为此他的家人也曾埋怨他为何不去拍一些赚钱的商业片,对此,他回应道:“其实现在很多影片缺少反映人性的东西,大家都去拍一些商业大片,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电影特别少。而《盲山》就是反映了当今中国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道德的缺失和人情的冷漠,也揭露的人性的阴暗面。”而至于今后是否会拍摄商业片,李杨巧妙的答道:“其实无所谓什么商业片文艺片,这些只是影片的类型。况且电影界就是应该有不同类型的影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盲山》体现方言味儿
据了解,电影《盲山》是在陕西周至县拍摄的,而且剧中除了女主角之外,其余演员全部说着一口标准的陕西话。李杨透露因为自己是西安人,比较熟悉陕西的方言,写出的剧本也很有感觉,很有“农民味”,感觉更真实。不过虽然是在陕西拍摄,但李杨表示这并不损害陕西的形象,“电影只是一种艺术,也有各种方言。这部片子重点是反映人性的另一面,不该在地域上较真。”李杨开玩笑说:“影片中风景非常好,说不定通过这部片子还能带动陕西的旅游业呢!”
“希望观众能抱着平常心去看这部影片”
这部电影目前已在西安开始公映,虽然头一部的《盲井》未能公映,但是这次李杨非常开心的表示《盲山》能够公映说明中国的思想进步了开放了,这是一件好事。同时,李杨也希望西安的观众能抱着一种平常心去看片,“不要把它(电影)太当个事,就是看看,了解一下,知道中国还有人在拍这种类型的影片。”当然,李导还是非常希望观众能够透过影片得到一些启发,有一些收获。
“希望更多人来评论《盲山》”
《盲山》续写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因为在海外展播,于是遭到一些网友“拿家丑给外人看”的批判,对此李杨理直气壮的表示:“一个自信的国家是不怕批评自己错误的。一个民族要自强自立,首先是要能正确面对自己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毕竟都在逐步解决。美国给我们看了那么多枪战、黑帮片,为什么美国使馆前边还是排了那么多人,没谁说美国那么乱我们不去?都知道那是电影,不是真的。可是因为我们不自信,自己电影里说点什么就紧张。”
导演李扬简介:西安人。1986年,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的大三学生李扬,主动辍学留学德国,在科隆电影专科大学专修电影导演的课程,此后他一直拍纪录片。直到2003年他拍出了《盲井》,此片改编自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神木》,这是李扬的电影处女作,有强烈的写实风格,全部场景没有一处是在摄影棚里拍出来的。
它在国内尚未公映但已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获得了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第2届美国纽约垂北卡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剧情片)
;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银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Deauville)亚洲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王保强)、最佳评论、最受观众欢迎五项大奖
;第57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 ;西班牙塞维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 ;2003荷兰国际海滨电影节文学电影大奖
;第五届阿根廷国际独立制片电影节柯达最佳影片、最佳摄影 ;挪威贝尔根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第四十届金马电影节唯一内地入选影片,获故事片、改编剧本、最佳新人三项提名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