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
七零后作家呼唤领军人物
正值春深,春草碧色,春水绿波。4月15日,70余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之文学青年,于西安小聚,清茶半杯,香烟一根,共论陕西青年文学队伍现状及前景。省作协创联部长常智奇亦
翩然出席,坦言陕西之七零后虽势头不错,但独缺领军人物,为国内文坛所关注者寥寥无几。此语一出,窃窃私语者有之,心下不忿者有之。然常先生此语,原是一片痛惜之情,因爱生怨,爱之深而责之切也。
陕籍旅京之文坛人物白描先生,日前于报端撂出重话,称陕西文坛面临断代之险,文学油田之井喷日渐乏力,大有油尽井枯之危。而杂文家陈仓称时下场景为“换代而非断代”,条分缕析,颇有见地。多年来,入得陕西文坛,视线所及,商州城里、白鹿原下,大树底下不长苗,草色遥看近却无。而茫茫原野,杂花生树、草长莺飞之美景,何时能现?平心而论,陕西七零后之单兵作战者不乏其人,如巾帼“快刀手”周宣朴,便使出自己当年电车上卖票之手段,数年间麻利地推出《疑似爱情》等长篇小说4部,令人咋舌。而三年前,常智奇便开辟“接触”专栏,于省作协刊物《陕西文学界》力推陕西七零后写手,扶上马、送一程。
犹记数月前,陕西七零后书法家于长安区青华山下“誓师”,共谋进步之策,席间相互砥砺、期许,梁林波、王永坡等书友挥毫泼墨,书坛为之瞩目。此番文学界之七零后写手亦共聚一堂,陕地青年文艺人才“出道”之情、踊跃之状,亦是历历可感。
文学是苦事一桩,苦乐相伴,“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以数十年为成才周期。外省之八零后作家梳洗已罢、整装出征,陕西七零后作家犹未上得战车,却是何故?只因七零后兵才济济而将才寥寥,且时下以文坛边缘人士居多,于僻静处冷放一枪,此后便茫茫林海不知所终,若靠如此“战士”冲锋陷阵、闯关夺隘,无异说梦。七零后作家,不可不自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