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新时代的武侠文学,要突破自身,我们要革金庸的命。”女作家步非烟尽管语出惊人,但以“八风吹不动”为追求的金庸是那么容易被颠覆的吗?“佛家的‘八风’,是指利
、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金庸淡淡地说。
但正如他小说中大侠的武学修为一样,最高境界都从最困苦的磨砺中来。
年少狂放如令狐冲
遭遇“生死系于一线的大难”
要探寻“大侠”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需要先回到67年前。那时的金庸还是一个高中生,像令狐冲一样,仗剑而行,快意江湖……
一天课余,图书馆外走廊的壁报前忽然人头挤挤,有数十人在围观,前排有人高声朗诵,后面在听的,无不拍手称快。原来壁报上登出了一篇《阿丽丝漫游记》,描述阿丽丝小姐不远千里来到联高校园,兴高采烈遨游东方世界之际,忽见一条色彩斑斓的眼镜蛇东游西窜,吐毒舌,喷毒汁,还口出狂言威吓教训学生。文章的作者正是查良镛。而同学们一眼就看出“眼镜蛇”影射的是他们学校的训育主任沈乃昌!
训育制是国民党推行党化教育、奴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金庸一时冲动,借阿丽丝之口说出了广大学生心里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完全是童言无忌,根本没想到严重的后果。如果不是张印通校长勉力将“开除”改为“退学”,他将面临失学的威胁,他后来自述:“如果我给学校开除,不但失却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连吃饭、住宿的生活也发生问题,那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