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逆行人生》:迎合刻板印象的现实主义

来源:新浪娱乐 时间:2024-08-16 00:00:00 编辑:ZQ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逆行人生》上映,抽空去看了,网上的评价比较分裂。有说,这展现了中产失业、骑手的艰辛,是现实主义、传播正能量的佳作。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分富人拍给穷人看的电影,虚伪做作。

一,

电影在技术上是优秀的,摄影、节奏、结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电影情节拼凑感太重,网感太重,人物形象就刻板化了,缺乏了生活本身的真实,成了一部缺乏灵魂的苦情戏。

徐峥的演技是没有问题的,演什么像什么,不会让人出戏,但电影剧情却让人出戏。

电影男主角高志垒,裁员能赔偿70万,反推年收入,应该在70万-100万。为了让这样一个高收入家庭,一下只滑落到骑手。电影给高志垒加上了所有网络上流传的苦难。现在网上流行所谓的新时代中产“作死三件套”,高额房贷、配偶不上班、孩子上国际学校。高志垒都满足了。还加上了P2P损失存款,父亲生病。

为了让男主角一下失掉70万的赔偿,不但让父亲生病花掉30万,还设置了急需交住院费,所以放弃劳动仲裁,只拿30万。一个中产,不说找亲戚朋友借,各种网贷、信用卡,也能支撑一段时间,然后等待劳动仲裁多拿40万。

而且,一个资深程序员,技术领导人,并不那么容易被裁,更不会故意被羞辱。码农不是体力活,更不是吃青春饭,靠加班、拼时间。作为公司的技术领导人,对公司业务技术的熟悉,领导力,人际关系,行业关系,甚至那些在代码中埋下的雷,都使得男主角不会被轻易裁掉。起码,不会被羞辱。他不但在被裁掉时被羞辱,在面试时,也因为年龄被羞辱。这不真实。

即便被裁,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要找到一份临时性的工作,并不会太难。接外包、做一些零碎的私活,总是可以找到的。他的经济、社会地位,不会下降得那么快,她的老婆也不会直接掉落到做美甲。这不符合社会现实,也不符合中产家庭对家庭地位的维护的努力。

在需要经验、积累的行业,一旦失业就难求职,不是因为体力下降,而是因为经验多、人脉广、薪资预期高,而难管理,企业担心不稳定。所以,对高志垒这样的人而言,稳定工作难寻,临时性、分散性收入却不会太难。

二、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骑手。电影对骑手的职业还是比较深入,让观众可以深入地了解骑手这个职业不为人知的一面。

但电影对骑手的理解,仍然是刻板化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社会对骑手的认知也是刻板化的,首鼠两端的。一方面,中国社会舆论认为骑手是被剥削的、被压榨的,但与此同时,作为消费者的中国社会却会吝啬自己的宽容。比如送花的那一场戏。比如现实中,大家会毫不在意在用底层形容骑手,毫不在意的不准他们进入电梯。

电影中,骑手要微笑,是一个很重要的情节。这源于《困在系统里》这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说系统是在检测微笑,而是通过行文布局,让读者以为系统是在检测微笑,进而塑造出骑手的被悲情形象,制造更大的冲突。

对骑手的面部识别,不是为了微笑,而是安全。网约车司机要经常面部识别,以保证没有冒名顶替。送餐也需要实名上岗,否则,冒名顶替,会难以管理,更带来食品安全的公共性风险。

在更大层面对骑手的社会定位上,电影迎合了中国社会的刻板印象。市民日常城市生活中能看的,能投射他们教育中的被剥削的、底层的形象,唯一的群体就是骑手。但是,骑手的真实社会定位,不是底层,而是中产。

如果夫妻两个人都当骑手,家庭月收入2万元,一年收入24万元。即便再少一些,也是标准的中国中产。在一些县城,骑手是当地最高档的商品房的购买者,也是当地教育培训的主力消费者。

骑手工作中的很多特质,办公室的白领同样也在承受。KPI、考勤、末位淘汰、奋斗者计划,人力资源评分、同事内卷,哪一项白领没有感受呢?实际上,被用来论证骑手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保问题,也并不是因为骑手地位低下,反而是因为骑手自由度更大,有选择。最近我一个白领朋友就抱怨,工资11000,到手4500。如果真能选择社保方案,很多白领,是情愿以老家标准交的。

正是刻板印象和真实经济地位的差异,使得电影中骑手家庭,一定又要加上白血病的灾难。不然一个月入两万的家庭,怎么才能变得苦难呢?但正是这种堆积灾难,使得电影变为一场不太真实的苦情戏。

所以,豆瓣上有人这样说:裁员不是这样,送外卖不是这样,人性不是这样,家庭矛盾不是这样,中年危机也不是这样,人生也不是这样。不要刻意把一个人的生活拍得这么无辜又这么受害,这就是消费苦难和制造焦虑。

三、

电影拍得这么刻意,是为了把社会上流传的那些中年、中层失业,因为年龄大找不到工作的段子具象化。

其实,完全不必堆积苦难,一个真实的中产中年,即便缓慢的滑落,同样也充满真实的痛苦。比如,失业引发的家庭经济困境、夫妻矛盾、对自我的怀疑,以及失业引发的作为丈夫和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这往往才是一个中产男人面临的更真实的困境。

我最近在看一本关于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名著《大萧条的孩子》。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书中揭示了,中产家庭面对失业等经济危机时,心理代价更多地源于声望、社会地位的下降;父亲地位下降引发的家庭冲突;对子女控制的下降等等。电影忽略了这些真实的痛苦,但又没有直击痛点——甚至就连最终没有能保住房子,电影也做了弱化。

于是,最终,电影就成了那些关于中年失业的段子、社会新闻的拼凑。作为一个新闻评论人,我觉得这部电影是新闻评论的电影化——它具象了诸多的新闻点。这并不奇怪,当几个编剧在一起攒故事,头脑风暴时,以往的新闻点,就会成为他们不愿舍弃的东西——这些新闻点能引发共鸣、带来流量。但当一部电影像新闻评论,它就既没有了新闻评论的深度和见解,也失去了真实生活中本有的冲突、张力、人性。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种流传的说法:“有钱人花时间演穷人来赚更多的钱,穷人却花钱买票看有钱人演自己”。其实,几乎每一部电影中的穷人,都是富人拍的,富人演的,之所以《逆行人生》出现了这个评价,就是因为电影缺乏生活的真实,让人出戏,让人想到徐峥得明星身份。

现实主义的电影的生命力在于生活的真实。徐峥之前拍的《我不是药神》,源于真实的案例。它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不是段子的拼凑,而是活生生的发生过。所以,当《逆行人生》迎合刻板印象,廉价煽情,就失掉了真实带来的冲突、矛盾与挣扎。现实主义电影,也就失掉了现实主义本身。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