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范伟:戏精本是好词 生活中遇到就敬而远之吧

来源: 时间:2017-11-22 13:09:22 编辑: 作者:李桐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角色

  原著角色 笑看个性“方圆”

  在老舍先生的原著中,故事里只有四位主要角色,分别是丁务源、秦妙斋、尤大兴和尤太太。在角色设计上,导演梅峰让丁务源和尤大兴呈现一种圆和方的对比:“见到演员本人时就觉得特别适合剧本里的角色。尤大兴耿直方正,一心把事做好,但是不讲究技巧方法,在中国人情社会不吃香;范伟老师就是圆乎乎的,得体、有分寸、让人有安全感;秦妙斋就是疯疯癫癫的,个子高、又细又长——‘大龙虾似的,往旁边一闪,照常往里走’。”

  新增角色 丰富电影空间

  老舍先生的原著其实是一部短篇小说,体量有限,所有故事都发生在农场这一个场景里。完全按照小说内容完成第一稿剧本之后,梅峰发觉故事空间明显缺少电影性。没有丰富的空间,观众会疲劳,演员也没有发挥余地,所以决定开发另外一个空间,补全小说中的背景。“创造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如乡绅佟老板和上海许老爷,以及许老爷的姨太太和佟老板的女儿。在中国社会关系里,女眷之间会频繁走动,这样就将两户人家和农场联系了起来。”

  演员

  范伟 即兴调整台词细节

  “这部电影留白的部分挺多,尤其丁主任心机太深了,空白留出角色的弹性。比如丁主任乘船落水回来那场戏,到底是真是假?直接强调是假的,那弹性就没了。”梅峰导演讲到了一个范伟现场即兴调整的细节,“演到这场戏的时候,范伟说想加一句台词,让秦妙斋来问丁务源,那船夫怎么没发现?这就让观众开始怀疑丁务源是不是撒谎。你看他多可怕,都是演戏,这个意味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的。他使苦肉计,心里排兵布阵,编排了一出大戏。”

  张超 表演的生活化自由

  张超在本片中的表演十分亮眼,把秦妙斋龙虾一样的肢体语言演得活灵活现。梅峰回忆跟这位歌手出身的演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方穿着一套民国的服装就来了:“长衫过膝,棉布鞋,他说我是打扮成秦妙斋的样子来跟您见面的,我就觉得眼前一亮,可见他对这个角色是喜爱的,对工作也有热情。如果说范伟和殷桃[微博]这些戏剧舞台演员增加了电影的厚重感,那么张超就让表演更生活化更自由了,揉到一起符合电影的气质。”

  镜头

  固定镜头 体现角色特性

  《不成问题的问题》最大的视觉特征就是黑白画面和大量固定镜头。梅峰表示黑白画面是为了接近40年代民国电影的感受,固定镜头是因为现场基本上是一台机器拍摄。除此之外,镜头还根据角色特性做了设计:“没开机之前做视觉设计,我希望是三块:丁主任就是平面,不要太多景深,就是一个活在表面的人;秦妙斋是闯入者,从这里开始有手持镜头,开始动;尤大兴有一个悲剧性的底色,他的戏份没有一个镜头是动的。”

  长镜头 还原现实真相

  梅峰最初也担心过一场戏动辄三四分钟观众会不会觉得无聊、看不下去,但是后来他发现,这种镜头选择让视觉稳定下来,观众反而会有一种还原现实的微妙感受。片中最长的一场戏是许老爷和三太太在屋子里吃饭,两个人絮絮叨叨地说话。“中国人就是这种习惯,面子上一团和气,私下里就变成另外一种事。每个角色都有表面和内里的差异,你看丁主任那么没有侵犯性,其实人家是做大事的(赶走尤大兴和秦妙斋自己继续做农场主任)。”

  ■ 对话主创

  遇到“戏精”怎么办?

  范伟:其实戏精本来是个好词,说的是演员演得好;现在的含义变成人设太多,表演成分太多。我觉得戏精真的得到一定段位,秦妙斋比较肤浅,丁务源比较高段位。生活中遇到这种人就敬而远之吧,工作上合作可以,但是做朋友就(算了),如果这样的人是单位的头儿,那咱们就走吧。

  殷桃:演戏也需要对手,你不接招就好了。如果你段位高应该用尤大兴的方式对应,坦诚是最厉害的。

  张超:我觉得男女生约会的时候就特别戏精,我觉得有时候戏精是一个尊重,希望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

  王瀚邦:戏里遇戏精,生活中我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方正与圆滑哪个更好?

  王瀚邦: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的性格底色是很难改变的,一切都是选择,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就好。

  范伟:其实我们特别希望现实生活中将两个角色合体,有丁务源的温度和人情味,同时也有尤大兴的实力。

  为何是“职场教科书”?

  梅峰:年轻人初入社会遇到人情世故的复杂情况,所以看这部电影会有切肤之感。有人看到职场,有人看到情感,有人看到时代,这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本身具备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桐

  (责编:kita)

相关热词搜索: 范伟 梅峰 不成问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