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知“为什么而写作”
“我现在是非常痛苦的一种状态,非常受活的一种状态,”阎连科如此说。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写作看得非常重要,它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经干到这一行,你必须意识到做别
的已经做不好了,必须这么一天一天做下去,这个工作非常慢,也非常细,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在北京安家了,孩子也大了,写作非常艰难的时期也已过去了,虚荣心平息了。成名成家的欲望曾经刺激了我的写作,就是一心要成功,真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在军艺上学时,我曾经一年发七八个中篇,但现在呢?”阎连科像是在问自己,是的,“现在为什么而写作呢?”
阎连科认为,文学有时不排除用非常世俗甚至庸俗的目标去激励,“为了还债和进入上流社会,巴尔扎克可以混到贵夫人中间去,这不够崇高吧?但他同样创作出了经典作品。为什么而写作呢?要挣钱,那我可以去写电视剧;要当官,我可以留在部队,因为我已经是正师级,写了多少年,我现在正在重新找文学的目的。”本报记者 王锋 文/图
直觉·能量·想像力
作家阎连科迄今已有5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是公认的高产作家,他有过“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的写作激情。其中被认为比较重要的作品是:《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他生于农村,创作之路从军队开始,对重大现实题材高度敏感。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集中到一点上,就是极力调动受众全部感官以产生立体效果。
直觉———“没有愤怒就没有文学。大家都在写作,但不管怎么样写,都不能失去文学的风骨,尤其是长篇小说,必须充满了疼痛的感觉,否则,文学就会失去其全部意义。”
能量———指导员看了几期阎连科出的黑板报后,就把他调到营部搞新闻。从此,阎连科开始玩命地写字、发文章,要“以写作改变命运”。
想像力———“我的作品不是巧克力,而是黄连。文学有时不排除用非常世俗甚至庸俗的目标去激励。为了还债和进入上流社会,巴尔扎克可以混到贵夫人中间去,这不够崇高吧?但他同样创作出了经典作品。”
人物坐标
阎连科,男,1958年生,河南人。1978年入伍,此后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7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耙耧天歌》、《黄金洞》等10余部和《阎连科文集》5卷等。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05年又凭借作品《受活》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优秀奖,同年11月成为凤凰卫视“风范大国民2005年度十大人物”候选人。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