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刚刚结束了春晚彩排的苗阜王声回到了西安, 马不停蹄为师傅郑小山举办了纪念郑小山从艺70周年相声专场演出。演出现场,79岁的郑小山与徒弟齐聚一堂。央视主持人王晓磊作为郑小山的二徒弟,主持了整场演出,全程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换来的是此起彼伏的爆笑和叫好声。当晚的相声专场演出是纪念郑小山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的之一,同天早上,在青曲文化紫荆美术馆,还举办了纪念郑小山从艺70周年暨赵丽玲女士书画作品展,画展将持续2个月。
新作品的完美演出回报恩师和观众
临近年底,苗阜一直在为2016年的春晚演出做着紧锣密鼓的准备,但师傅的纪念演出,苗阜也从未放下。从画展到相声专场,从演出节目编排到舞美效果,他都精心准备。“师傅教会我相声,我要用最好的演出来回报我的师傅和现场的衣食父母”苗阜说。
状元才、英雄胆、城墙厚的一张脸这三要素是相声演员必备的三要素,同时也是昨晚每位相声演员拥有的最基础的技能。郑小山从艺70周年纪念专场当然少不了主角郑小山先生了,表演开始前郑老先生就上台致词:“我在台上表演了70年了,如今的自己也准备离开舞台了,希望我的最后一场演出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同时也感谢我的众弟子特别是苗阜为我准备这场演出。”
当晚演出中,苗阜和王声也拿出了最新的相声作品回报观众。这个新段子和二人成名作《满腹经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0多分钟的段子中,俩个人从四大名著入手就包袱不断,其中不仅饱含着传统文化,还有时下流行的淘宝、APP、COSPLY以至于羊肉泡馍、地球直径、质量守恒定律等海量的知识点。“要是没看过几本古典小说,不懂点物理化学,还真有点听不懂他们的包袱了”现场的一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这样评价“这比一些纯粹贫嘴搞怪的相声,要有内涵的多”。
而将传统文化和流行的网络用语以及时尚话题结合,运用到相声段子中正是苗、王二人的特点,两人总能说出各种有文化而时尚的包袱。而且这些包袱听了就笑、一抖就响,还会有一定的知识收获。苗阜说:“传统文哏现在年轻人听起来有些困难,年轻人比较心急,很容易失去耐性,就得一个包袱接一个包袱地抖,从开始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奏很快地赶着走,才能在年轻人中有好效果。”
除了苗阜、王声的精彩表演,苗阜的徒弟郑小山的徒孙“木头”和搭档张文浩,以及郑小山的弟子郑宏伟和爱徒卢海乐都献上自己拿手好戏。现场观众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次“三个小时无尿点”的欢乐盛宴。
编辑:张茹
上一篇:2岁外孙登台被吓哭 潘长江瞬间手忙脚乱(组图) 下一篇:李湘臃肿胖的像圆球 揭女星红毯拼身材(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