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右)与主持人畅谈
主持人:我看过芦苇老师的资料,当时张艺谋导演骑自行车到你家交流是吗?
芦苇:当年都这样,当年没有汽车,都是
自行车。
主持人:现在要见他一面是非常难的高级导演,当年他亲自到您门上,中间也有一些过程吧?
芦苇:那个时候大家都穷,那个时候是70、80年代的时候,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张艺谋那时候由于演老井,是一个知名的导演,但是回到西安还是一个普通人,骑自行车,穿军大衣。
《赤壁》曹操理想人选是陈凯歌
主持人:我知道芦苇老师也为《赤壁》进行了编剧的工作,我看网上的新闻,当时是跟三个编剧一起进行的是吗?
芦苇:据我所知,最起码是三个,可能还更多,有一个台湾的女编剧,写《卧虎藏龙》的编剧。还有一个周编剧,写了《千里走单骑》,也是一个很出色的编剧。
主持人:《赤壁》还没有上映,它的演员阵容非常庞大,你作为这个影片的编剧,你对这个影片怎么评价?
芦苇:我没有办法评价,我们是单独创造的,不让我们见面的,让每个编剧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统一起来,我对我写的那一稿非常熟悉,到底是怎么统筹的,到底在三个剧本中采取哪些部分,我都不知道。
主持人:《赤壁》的演员阵容也受到评论,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芦苇:编剧主要的任务是剧本,对演员这一块,主要是导演负责,我们不太清楚。写剧本他给我讲一些他的设想,比如说诸葛亮谁演合适,曹操谁演合适,他也问我谁演曹操合适,我还给他推荐了陈凯歌。
主持人:为什么是他呢?
芦苇:外形和气质上都有相似之处。我也认为他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
主持人:陈凯歌导演既导又演,我知道芦苇老师的创造不喜欢被人打搅是吗?
芦苇:《赤壁》是在户县创作的,在一个废弃的小学写的,那个小学很安静,没有什么干扰。
“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将极大的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
主持人:这次邀请芦苇老师到我们这里访谈,最近有曲江“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这样的活动,芦苇老师完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既担任了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的讲师,还做了学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呢?
芦苇:很简单,人在生活中,年龄大了阅历也多了,有的东西可以跟别人交流这是老师的角色。一个人很局限,你永远需要学习,永远需要补充自己,需要深化自己的专业,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学生。任何人一生都是这样的,一边学习,一边跟别人切磋。
主持人:互相沟通学习。
芦苇: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互动。
|